第二十章 李洛问学

梁太后离开了尚阳宫,她也是因为担心所以才生气,而她更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是个责任心太重的人,所以她也只能嘴巴上说说,根本不指望李洵能将她的话听进去。爱阅读她只能对流芳说:“你叫人让太医院盯紧一些,皇帝这个拗脾气,断然是一丝都不肯放松的,可她这个身体我实在是担心,你让太医院隔几天就去请次平安脉,然后过来回我一声。”

“娘娘也不用太紧张,毕竟陛下的病几年都没有犯过,而且太医也说过陛下的身体目前无碍……”

“糊涂。”梁太后怪道:“她那是心上的毛病,不发病倒好,可一旦发病那是要命的啊,你不让人多看紧点,日后有个好歹,那可如何是好。这丫头心气高,不到万不得已又死活不愿意让太医瞧,当然她怕我担心也是有的,可她不上心,我这个做娘的就夜夜连觉都睡不安稳。”

“娘娘爱女之心,陛下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才怕您担心呢,您也不能怪她瞒着您。”流芳宽慰道:“我这就着人到太医院传旨。”说完看看天色,又说:“如今天色尚不晚,娘娘是回宫就寝呢还是再在园子里转转?”

梁太后想了想,说:“去洛儿那吧。”

梁太后一行人走到玖安宫,看到宫内灯火还亮着,于是示意手下不要通报,自己悄悄地走到了殿内,却看到李洛正捧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表情写满了疑惑,梁太后欣慰地笑笑,走到她身边,从她手中将书取开,洛儿一惊,抬头看到是梁太后,忙高兴起来,喊了一声“母后”,就扑倒梁太后的怀里。

梁太后搂了女儿,说:“这么晚了还这么用功,真正是长大了。”又看看手上的书本,问:“在看什么书?”

“母后,今天师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想不明白。”

“哦?是什么?给母后说说。”

“师傅说,古时有个太子叫申生,被他的继母诬陷,于是他父皇就要杀他,可他也不辩解,也不逃跑,最后还自杀了。”李洛扬起脸疑惑地看着梁太后,说:“世人都说他忠孝,师傅也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可我还是想不通。”

梁太后说:“你有什么想不通的呢?所谓忠孝,当以臣以子之心事君事父,凡事以顺为先,方不枉忠臣孝子之名。”

“我还是觉得不对。”李洛辩解道:“母后,忠臣事主,不能以顺为先,而是能让君主博得明君之名才是,可那申生,明知道皇上做错了,仍不加以劝谏,让他的君主蒙上昏庸的骂名,这怎么能叫忠呢?而且他在自杀前还跟重耳和他的师父狐突解释了他自杀的理由,让他自己的贤名得以遍传天下,更是陷他的君主于不明不智的地步。而孝子侍父,应当是承欢膝下,博得父亲欢心,若父亲一生气他就跑去自杀,那他也尽不到为人子要为父养老送终,让父亲得享天伦之乐的义务。更何况,他说怕父亲知道实情伤心,那如果他已经死了,而他父亲再知道实情不是更伤心吗?”

梁太后认真地听李洛说完,一时有些诧异,她一直将洛儿还当成那个贪图玩耍,不谙世事的孩子,可竟没有想到这孩子心思竟这般缜密,而且聪慧到对“忠孝”二字有了自己的见识,先帝说的是对的,这孩子却是个有才能的人。可她仍不想让洛

儿走她姐姐的路,她只想让女儿当个富贵闲人,一世荣华,无忧无虑。可也许这才是她的一厢情愿,洛儿有天赋,她这个做娘的怎么也不能将其抹杀掉,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辅佐一把。

正想着,却又听李洛说:“而且母后,这篇文章还被收在了礼记中用以教化万民,可是若所有人都像申生一样动不动就去自杀了,那我大显朝不是连人都要没有了吗?”

梁太后抚摸着洛儿的头说:“你年纪还小,这些道理对你来说还太深了,等你再大一些,念了更多的书,便能懂得更多的道理了。不过,母后很高兴,你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而且母后不得不说,你的这些想法很好,也很对。只是书上的这些道理自有它形成的原因,书不只是让你来读的,更是让你来思考的。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这个道理。”说着,梁太后又试探性地说道:“你如今读书用功,再大些,可真是能帮你姐姐打理朝政了。”

李洛却皱起眉头说:“我不愿意,我常看到姐姐累得吃饭都在打瞌睡,太可怜了。”

梁太后稍微放下了些心,说:“那我看你如今也读书读到深夜,不怕累着?”

“可我只是好奇,师傅只让我自己琢磨琢磨,我只有自己想了。”

梁太后点点头,笑着说:“行了,你喜欢怎么来就怎么来,母后绝不逼你。不过现在实在晚了,你也快些睡,不然明天又爬不起来了。”

李洛这才起身,跟梁太后道了安,跟着宫女下去了,梁太后便也起身回到了坤华宫。

这天,李洵兴冲冲地到了梁太后的坤华宫,高兴地说道:“周曦所举荐的谭滋任果然是个水务方面的人才,这才一个月,竟将防洪的工序全部做好了,积雪消融,老百姓居然一点灾都没有糟,这足足给朝廷省下了上百万两的银子,再加上春种就要开始了,这若是让水淹了,我朝今年的赋税恐怕得少一半。”

“现在当家了知道柴米贵了。”梁太后笑道。

“正是,母后,今日礼部将我大婚的奏表送了上来,您看看。”说着让采新将奏表递给了梁太后,又说:“儿臣看了,各项开支数量都大得惊人,且不说内务府采办这些东西从中克扣了多少,单是这里面不需要的东西,包括宫殿的整修,依儿臣看就免了吧。”

“那怎么可以。”梁太后匆匆览了一遍奏本,递还给李洵,说道:“皇帝大婚,不光是家里的私事,更事关朝政。办隆重了意味着四海升平,太小家子气反而显得我朝时事衰微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莲开双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莲开双蒂》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