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河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开始见纣王只是关押着姜王后,楚楚并没有多事。
直到胡喜媚联合外臣设计姜王后兄长也就是东伯侯的长子谋反,纣王大怒,下旨杀东伯侯一家,姜王后更是被直接废后贬为庶人。
看着姜王后被自己扳倒,胡喜媚并没有再继续做什么,尤其在姜王后被废后,她被立为下任王后,本就反对声极高,她自然要收敛一些。
反而是玉罄记恨之前之事,趁机讨好纣王,最后求得纣王下旨,导致姜王后被挖出双眼,行炮烙之刑,连殷郊、殷洪两位王子求情都无用。
楚楚看到这一幕,蹙了蹙眉,胡喜媚和玉罄是妖,因此对于人族残忍她还能明白,但是纣王将为他生育了两个孩子、一直贤良淑德的结发妻子施如此重刑,真的只是因为一个美人撒娇几句?
她总感觉应该不会如此,但又想不到什么好的解释,毕竟东伯侯一家已经下狱,姜王后身后再无娘家,杀了她也不能重创什么啊……
因为圣人不得掺和洪荒之事,因此在最后姜王后要被施炮烙之刑的时候,是楚楚用了个木偶小人替代,救下了姜王后。
只是姜王后无处可去,她最后便找了个农家给了些钱财安置她,还悄悄将消息送给了之前一直反对废后的亚相比干。
这比干虽是纣王的亲叔叔,但是一直心无旁骛的辅佐纣王,确实是个贤臣,当然,她是先算过确认这人没有问题才将消息送过去的。
“楚楚,这封神之战马上就要开启了,你现在是人族,又见不得这些事,不如还是先与我们避开吧。”
踌躇了几天,元始还是和楚楚说了这事,楚楚性格偏向柔软,对于这种不公义之事见到便会去管,他并不觉得楚楚这样多事或者是软弱,只是如此便不适合让她继续待在这王宫了,毕竟这商朝注定是要灭亡的。
国运已经越来越衰败了,说明到时那些贤臣良将死的死、散的散,为了防止那时楚楚看着难受或者为了那些人劳心劳力却因为掺和进量劫而没有好下场,因此元始觉得还是劝楚楚离开王宫比较好。
虽然离开王宫后,有可能会被天道发现,但是,大道不都说会拦着了么,而且现在楚楚已经是人族,哪怕鸿钧亲自到场,也无理由将人带走。
通天听到元始劝楚楚离开王宫,便也跟着劝了两句,待在这王宫确实不便,更何况楚楚还是以别人的妃子的名义,让他就更不爽了。
而且他与元始在外也不能多待,若是楚楚一直不离开,他便只能和元始商量轮流陪着楚楚了。
只是楚楚虽被二人劝动,但却并不急着离开商王宫,她想看看事情的后续发展,况且为了防止‘苏妲己’露馅,偶尔她还是要亲身上阵的,自然不得走,只是平日里,她与元始通天再不现身。
因此胡喜媚试探多次后,便以为她已经离开了,哪怕还有‘苏妲己’监视,胡喜媚也放松肆意了许多。
确认楚楚等人离开后,胡喜媚等人开始搅风搅雨惑乱朝纲,甚至还和下山的阐教门徒申公豹搅和在了一起。
之后,西伯侯长子伯邑考身死,被关押七年的姬昌逃回西岐,后姬昌请出下山后的‘隐世高人’姜子牙,西岐以‘伐纣’为由掀起商周之战。
商朝太师闻仲本在北海平叛,听闻西岐叛乱且阵前有高人坐镇后,便传讯于自己的师傅与昔日的好友,求他们前去战场助阵。
而申公豹借此良机,趁机坑了许多截教门徒来战场,甚至最后连通天的亲传弟子也被坑来了。
截教门徒来的越来越多,通天的脸色也越来越黑,最后楚楚生怕他一时气急将那些徒子徒孙们都打死了,因此便答应了与他们先离开商王宫,若是有事再回来。
商朝和西岐之间的征战愈演愈烈,通天座下无数徒弟徒孙皆死于战场,看得出来通天的心情越来越抑郁,尤其在这些弟子都是被元始座下的申公豹坑来的情况下,楚楚平日里对通天便更好了,甚至经常为了他忽略元始。
而经常被忽略、落在一旁的元始虽然面色不变,甚至在楚楚歉意的看着他时表示没什么,通天身为师尊,弟子死了伤感是正常的,因此楚楚多陪着他也不会嫉妒什么的,但是实际上心底的情绪却越来越大。
不光元始心中的情绪变大,通天也是,他心中对于元始这个兄长已经越来越不满,兄长的弟子将自己弟子坑死了,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通天本就是率真之人,对他这些弟子也上过心,现在亲眼看着这些弟子死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心情越来越愤怒。
只是他们二人掩饰的好,在楚楚面前一直压抑着情绪,而楚楚现在变成了人族,修为大降,因此并没有感受到他们那细微的气机变化,而二人一个被嫉妒蒙住了眼,一个被劫气缠住了心,也没有发现自己(弟弟)深陷其中。
元始和通天虽然真身陪着楚楚,但是他们的三尸皆坐镇于道场中,自然知道具体情况。
三霄因为兄长赵公明之死极为愤怒,加上申公豹在一旁撺掇,虽然云霄有些怀疑,但是琼霄和碧霄深信不疑,随着申公豹来到西岐叫阵,云霄无法,便也只得一同随来,之后更是摆下了九曲黄河阵。
阐教众仙入阵破阵,却皆被困九曲黄河阵中,琼霄一时得意忘形,说出‘师尊与师娘才是一对,师伯不过是小人插足’之类的话,让人心惊。
之后,姜子牙请来元始天尊善尸破阵,善尸亲自破阵收服了三霄三姐妹,救下众仙,正当要走之时,哪咤口无遮拦,询问三霄所说是否为真,众人大惊,连忙请罪,但善尸却沉默良久,道了一句,“最后赢的一定是我。”
待天尊走后,众人还沉浸于那消息中不可置信,而在场的燃灯道人作为曾经的紫霄宫三千客倒是想到了当初的那第七个蒲团,还有白楚道友。
想到记忆中深藏的白楚道友那绝世无双之貌,燃灯一时失神的叹了一声,“若是能与那人结为道侣,此生无憾。”随后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掩面离去。
这一事出来,更让众人好奇了,尤其是哪咤,借着自己年龄小,天天缠着燃灯道人。
哪咤的师傅为太乙真人。
昔年三清讲道之时,元始收的弟子只有南极仙翁和广成子二人,燃灯道人虽也是讲道时入阐教的,但名义上却不是元始的徒弟,而是阐教副教主。
而元始亲自教导过的徒弟只有最先收入门的几个还有通天的前几个徒弟,太乙真人和后面的那些弟子入门较晚,皆是由燃灯所教。
也正是知道这一缘由,因此哪咤才敢缠着燃灯询问。
燃灯道人也没想到自己一时失言竟然给自己找来一个跟屁虫,烦不胜烦之下,只好用灵气幻化了出了昔年所见之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