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弥的东边没有城门,准确的说,是没有陆地上的城门。
宽阔的秋轻河沿阪野山奔腾而下,至卑弥城西逐渐放缓了脚步,温柔的由西向东流淌过全城,穿出东部边界城墙间的巨大开口,河水又变的激荡起来,最后再滚滚涌入一望无际的幻海。
至少从表面上看,卑弥东部的这段城墙看似是全城防御最为薄弱的环节。
夏历651年元月二十九日,夏国远征军四千余人趁着傍晚的夜色在仲夏港登陆。混编的部队在舰队部分船只的护卫下,沿着仲夏海湾向西北急行军八十余里,来到卑弥东部城外扎营。
与此同时,以“天元”号为首的十余艘战舰逆流而上,通过秋轻河下游的流域,在城东河道与陆上的部队遥相呼应。
待到次日清晨,卑弥的守军赫然发现,城外以东不远处,已经凭空建起一座大营。
青龙旗在阳光下迎风飘展,火炮已一字摆开,火枪的子弹也已上膛。每两门炮之间,配置着一名举枪持盾的步兵和一名蹲踞的火枪手。再往后,是一排排的弓箭手,然后才是普通的刀兵和枪兵。
城守将军德川弘义之前还在南门值守,得到消息后,慌乱带人赶到东面城墙。
乍一看,夏军的数量并不多,似乎兵力上还不如某个桑丘藩国的军队。可仔细观察,夏军中的远程打击武器非常多,四千人的部队,光是陆战用的两轮火炮就有一百余门。
而卑弥虽号称带甲数万,但拥有的铁炮总共不过五十多门,用于东面防御的铁炮就更少了。他们远程的武器,还是以原始的土枪和弓箭为主,城内为数不多的十几架投石机,都已经算是大杀器了。
夏军的大帐设在军阵的正后方。由于李广陵伤势未愈,并没有参与登陆,改由何匡诋指挥具体作战,鲁知秋在一旁督战。江湖门派的弟子里,只有林烨和唐雪两人陪在帐中。
远处,十余艘夏国战舰游弋在秋轻河里,舰炮已在装弹和校准。
同时,五十多艘夏国战舰也开回卑弥南门外的海面,牵制着南部的守军。由于担心南朝还有“自杀式”快艇偷袭,这些战舰并没有太靠近南部港口。
南朝的陆军部队全部龟缩在城内,仅东部城墙内侧就屯有一万精兵。除了河道,他们根本没法从东面出城,之所以预备那么多兵力,只是预防夏军派登陆艇强行攻入。
两军就那么隔着城墙对峙着了近一个时辰,每一方似乎都没有先开第一炮的打算。这个阵仗,似乎又要变成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军事行动。
德川弘义看城下一直没动静,以为夏军只是威慑,无意开战,心里刚松了一口气。却不知是哪里出了岔子,城头上突然冒出一声巨响,好像是哪个傻子,把一门铁炮弄走火了!
“谁!”德川弘义惊恐的大喊,“没有我的命令,哪个混蛋开的炮!?”
无人回答他。现在追究这个,其实也已经无用。
铁炮的威力不大,但那炮弹仍然飞进了夏军大营,掉落在离大帐十余丈远的空地上。
这还能忍?见城墙守军开火,想想这些天来夏军的隐忍,何匡诋的情绪一下子上来了,立即下令还以颜色。
但他仍补充一句:“只攻击城墙上的目标,尽量不要将炮弹射入城内。”
最前排的夏军火炮一轮齐射,顷刻将东面的城墙打开了花。
这下热闹了,南朝不想打都不行了,各个炮位各自为战,也不管城守大人有没有下令,各种土枪、铁炮纷纷向夏军营地还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