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在王守仁的心学里,是作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被强调
实际上,知行合一是自己的良知呈现。
毫无疑问,人必须是自我承担的,其他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必须是自我承担。它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
知就是行,就是把良知置于事事物物当中。因为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无非和两个事物打交道,一是和人打交道,二是和事打交道。
正是在这个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事物来到我们的面前,如果我的心是被各种各样的私欲、私利所蒙蔽着的,你就不能去恰当地处理来到你面前的各种事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致良知,我们以一个光明的心体,坦荡的态度去对待来到我面前的各种事和物,事事物物就能够按照它自己的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
所以知行合一太重要了。在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之所以有各种不道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各种各样的坏人坏事。关键问题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不懂得去正视自我内心的良知,不懂得在生活当中,把我们内心所体认到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如此而已。
所以在王守仁看来,如果真正坚持知行合一,就能够把我们的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当中。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真正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王守仁经常讲的四个字,是“心外无物”,也经常说,“无心外之物”。
通常人们会觉得,一个事物它是存在于我们的心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的。
这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可能理解一个事物,如何可能认识一个事物,如何可能领会一个事物,它对我们的意义。
按照王守仁的观点,事物是可以在我们的心外的。但是只要它来到我面前,我们马上就能够领会到它的意义,了解它的存在,或者说对我们才有意义。
而当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成为我的认识对象的时候,按照王守仁的观点,实际上它就已经进入到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世界了,它就已经不再是在我们的心外。
人在世界当中生活,是要不断地和人和物打交道的。所谓的打交道就是我对你有影响,你对我有影响,这叫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人是在不断地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把我们自己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事、外面的世界不断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如果我们不打交道,我们很难想像,我们如何可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我们很难想象这一点。
按照心学的观点,既然我们是要不断地要和人、物打交道的,那么人、物就不断地进入到我的思想世界当中。所以我们就要学会知行合一。感知事物,按照良知的指引去执行去做事。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蛮荒的龙场,王守仁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推文】《真灵九转》《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游戏搞到一个亿》《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探虚陵现代篇》《从行星总督开始》《三塔游戏》《与仙子们的游戏》《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连山归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