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心里纳闷,但也没表现出什么,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其实实际上和他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索性也不再去想了。似乎是思乡心切,两个小时的公交显得格外漫长,不过即便路途在遥远,总有到达的那一天。
一阵颠簸过后,公交车缓缓驶入了张伟的老家——兰亚县。这里顺道提一下,兰亚县又称亚麻之乡,早些年农民基本上都是种亚麻的,很多亚麻制品基本上多数都是出自于兰亚县,而且兰亚县东临松花江下的兰河,北邻哈山,辟建了东寺、大河生态公园、北渔村、河心岛、南避暑山庄、公路度假村、大崴水库、绿荫山庄等19处景点,有着自然、人文、古迹于一身的景区功能。
当然,上面这一段是在某度百科上展示的,说实话,真正的兰亚县简直就是靠山没山,靠水没水,早些年仰仗着亚麻小有名气,现在百分之80的农户家里都是种玉米,剩下的百分之20种水稻,住在这里的除了一些自己开店和打工的,基本上都是农民,一直到2020年,兰亚县一直都是白龙江省的贫困县。不过这个地方是张伟成长的地方,生在这里,自然对这里有着浓郁的家乡之情,狗不嫌家贫,更何况是人呢。
张伟的家其实还不在兰亚县县里,兰亚县往下还有乡镇,乡镇下面是村,村下面是屯。张伟则在最下面的屯里长大的。屯的名字叫做车崴子屯,是属于半个小山沟吧,这个屯子背靠着矮山,矮山上同样种着庄稼,张伟家里一共有20亩地,张伟小的时候家里就靠着这唯一的20亩地,一点点把他养大,供他上学读书,每年种完地,张伟的父亲还会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张伟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家庭情况最难的时候家里连一个西瓜都买不起,用鸡蛋换都舍不得,饺子也基本都是只有过年才能吃的到,还不是肉馅的。每到夏天,小小的张伟都会和妈妈一起去给家里养的鸭子和大鹅去荒地割草,妈妈背着满满一袋子草,张伟则是半袋子,只有养的鸡鸭鹅长得又肥又大,才能卖掉换更多的钱。
张伟每次在城市工作难过有压力的时候都会想到自己小时候这些时光,很温馨,很怀念,虽然累一些,但是是最开心的,哪怕家里一起煮的菜清汤寡水,但吃起来确实格外的香甜。
后来张伟上学以后,一家人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团团圆圆的在一起了。尤其是这两年工作忙离家远,张伟已经两年没回家了。
随着公交进入了兰亚县内,张伟那颗思乡的心,也越发的炙热起来。
“兰亚县到了嗷,后门下车!”
车停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司机的声音。为数不多的乘客也纷纷下了车,张伟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时隔两年再次回到了故乡的土地上,说不出的心情。
“哥们,去哪啊,坐车走不?”
“帅哥,住店不?”
“红乡、长岗、临城、绥市,有没有走的,赶紧上车”“帅哥,打车不,打车马上就走”“做我的车,我的便宜”……
张伟刚下车顿时哭笑不得,又是这熟悉的台词,不过此刻的张伟的确是要打车回家的,到了晚上去乡下的客车就不发车了,打车到屯里大概要30块钱,要是在县里住下反而要花50块钱,索性张伟也不较这个真了,叫了一辆出租车,谈好价钱,便开始往家的方向行驶。一路上司机也没怎么和张伟聊天,这刚好是张伟的舒适区,以前打车有些司机真的是全程话不停,你不接话还会让人觉得不礼貌。
从县里的客运站到车崴子屯,只有18公里,可能是兴奋的原因,张伟眼睛一直盯着窗外的夜景。乡下的路一般都比较窄,一次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行。而此时的车窗外也没有城市里的那种霓虹闪烁,能看到的除了田地、树木之外就只剩下星星了。农村里只有这点好,夜晚看星星格外明亮。
出租车慢慢驶入屯里,进了屯,便能听到除了出租车行驶声音以外的蛙鸣、虫鸣,还有犬吠,大家有出生在农村的可能比较熟悉一点,夜晚的小虫子、青蛙的叫声还挺治愈的,偶尔还会有狗在院子里叫。
车崴子屯并不大,全村一共也就六十几幢房子,基本上都是小平房,从村西头到村东头开车2分钟就到了。
“师傅,前面路口停一下”张伟说道。
“下车慢走,带好随身物品”司机停下车说道。
张伟下了车,那种亲切感便扑面而来,过了路口走了3分钟左右,张伟到家了,看着面前熟悉的大门、院子、小平房,张伟感叹。家的样子果然永远都不会变。
大门没有上锁,只是挂了起来,张伟打开挂着的钩子,进院子以后又把钩子挂了上去,虽然起不到什么安全作用,但是农村基本都这样,虽然做不到路不拾遗,但是到了夜晚不会有人去你家的。
刚进院子,院里的大黑狗就汪汪汪地跑了出来,并和张伟保持了一段距离,持续不断的通过吼叫来驱赶这个闯进来的“陌生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守护地球6688》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