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日本投降了

《傅大炮传奇》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1945年8月10日傍晚,供职于美国新闻处的英文翻译沈苏儒,正在值班。

一个月前,这位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在其堂兄、民盟创始人沈钧儒的引荐下,来到设在重庆的美新处工作。他每天要定时收听外国电台的新闻广播,并把最新消息记录下来译成中文。

突然,他听到美国旧金山电台在广播日本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尽管此前已有相关消息,但他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颤抖的双手已经写不下一个字,直到反复听了三次,才确信这一天大的喜讯。

在怀着激动的心情转译此消息后,沈苏儒立马打电话告知住在重庆南岸的家人。

他的妻子陶琴薰,是蒋介石侍从秘书陶希圣的女儿。这位名门淑女在接到电话后,还没等丈夫说完,就就兴奋地跑出门外,挥舞着双手大喊:“日本投降了!日本宣布投降了!”

半个小时后,重庆电台正式发布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

正身在重庆的傅斯年被收音机里日本投降的消息惊的目瞪口呆。

欣喜若狂的他,从墙角抓起一瓶不知什么时候存放的泸州大曲,打开瓶盖,喝了一大口,肥胖的身躯冲出门外。

“日本投降了!”

“胜利了,中国胜利了!”

惊雷一样的喊声,炸开了8月沉闷的天空。

“号外!号外!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报童,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新华日报》号外。

这一天,距离日本正式投降还有5天,重庆市民率先获悉了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数十万山城市民不约而同地走上街头,马路上挤满了自发游行的市民,载歌载舞,阻断了交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爆竹声震耳欲聋。

此时正是太阳即将落山的黄昏时候,三大火炉之一重庆最热的天,外面的街道的人群更加热烈,《中央日报》的一篇报道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从中一路到新街口,张贴着本报号外的墙前,万头攒动,连不识字的赤腿汉也挤在里面,雨样的汗水把每个人的衣衫都和周围人的衣衫黏在一起,大家都咧开嘴笑!

“头上是一片欢乐的人海,每个人对每个人,每群人对每群人,都打着招呼互相道贺,熟朋友见面了破例的张臂拥抱,起码也亲密地互相拍拍肩:‘要回家了!’

“各鞭炮店生意爆棚,数年的库存瞬间售罄。

“枇杷山、鹅岭、江北、南岸的防空探照灯齐放,将市区照耀得如同白昼。”

傅斯年左手拿着一瓶酒,右手执着手杖,用手杖挑着帽子,在重庆的大街上舞蹈了起来。后来,帽子掉了,跳不动了,手杖甩丢了,嗓子喊哑了,傅斯年坐在地上歇了一会儿,又加入到狂欢的人群中。

这一天,人们尽情发泄着憋在胸口的14年之久的苦闷、屈辱和抑郁。

这一天,杜甫的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被多少人反复吟诵。

这是一场来得太艰苦的胜利,太多的人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正如几天后《新华日报》社论所说:“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这一点是不值得奇怪的,半世纪的愤怒,50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刷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报酬了……”

傅斯年自己也不记得是怎么回到家中。

第二天下午罗家伦去看他,他还累到起不来,躺在床上说:“国家出头了,我的帽子掉了,手杖也没有了,买又买不起。哎!”

多年以后,罗家伦回忆起当年情景,第一句话是:“孟真疯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娱乐春秋》【新笔趣看】【海趣阁】【我读屋】【千趣阁】《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微信读书】《了了》【星月书吧】《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

实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傅大炮传奇》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