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国共二党死相争,一间农舍分输赢

元滏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支一万多人的队伍,排着长长的纵队,在安东(今丹东)鸭绿江大桥从东岸走向西岸,去往安东火车站的方向。在行进到安东市区时,并没有引起市民们太多的注意。因为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这里就成了志愿军进进出出最忙碌的口岸之一,除了各种作战物资源源不断从这里送出,也有大量的伤员从前线不断由这里送回国内,还有伤愈归队的战士或补充前线兵员的部队又从这里奔赴前线,一天里几万人马走出国门对市民们来说也不足为怪。

但这支志愿军部队的另类还是引起不少市民的注意,甚至有的犯起嘀咕,这些究竟是什么部队?

说是志愿军部队,但这支上万人的部队人人赤手空拳,除了志愿军的军装,身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胸前也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几个字的标志。更何况还是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部队,没有携带武器,对于市民来说确实是一件从未见过的事情。

甚至有人猜测,难道这些人是被接回来的俘虏?但从精神面貌上看根本不像,一个个精神焕发,兴高采烈。

行进中的队伍里,一位叫秋天泽的连长也注意到市民投来诧异的目光,但他没机会向市民解释其中的缘由:

为了在中立国监督人员到达口岸前撤回国内。秋天泽将会永远记住7月29日这个时间,这是停战后第二天,他所在的志愿军部队就从朝鲜的泰川驻地出发,在龟城坐闷罐子火车,踏上了凯旋的归国路途。回国之前,部队按照志愿军总部命令,每个战士把自己的武器擦拭一新,全部留给朝鲜人民军部队。因为,停战协议生效后,中国将不允许再向朝鲜运送武器弹药了。

为了在中立国监督人员到达口岸前撤回国内。秋天泽将会永远记住7月29日这个时间,这是停战后第二天,他所在的志愿军部队就从朝鲜的泰川驻地出发,在龟城坐闷罐子火车,踏上了凯旋的归国路途。回国之前,部队按照志愿军总部命令,每个战士把自己的武器擦拭一新,全部留给朝鲜人民军部队。因为,停战协议生效后,中国将不允许再向朝鲜运送武器弹药了。

离国门越来越近,车上的军人们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他们说着笑着,打着闹着,唱着跳着,他们清楚记得,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部队成四列纵队,悄悄踏上与美国人领导下的联合国军血战的征途,就是在这座桥的中间,有一道白线,中朝二国各有二名战士站在这白线二侧,这道白线是中朝二国的分界线。如今战士们挤在闷罐车门旁,向外瞭望,回国的心情是迫不及待的,火车到了朝鲜的新义州,这里交错相会的军列很多,当车上的战士们听说车站调度专列需要等上一些时间,于是纷纷要求,干脆行军回去算了,反正江对岸就是祖国,当初不是走过来的吗?

秋天泽也很激动,他明白身旁战士说这句话所寓含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战争结束,还意味着凯旋而归,也意味着这些人不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了。

秋天泽也很激动,他明白身旁战士说这句话所寓含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战争结束,还意味着凯旋而归,也意味着这些人不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了。

连指导员立马赞同说:好啊,三连全体注意,跟我把歌唱起来,雄赳赳,气昂昂。

连指导员立马赞同说:好啊,三连全体注意,跟我把歌唱起来,雄赳赳,气昂昂

秋天泽连忙打断指导员,笑着说:等等,等等,出国时是跨过鸭绿江,现在不用跨过去了,换一首,换一首,唱军歌吧

指导员笑道:好,先唱军歌,然后再唱《歌唱祖国》,注意,向前向前向前…..

算下来,连续打了十几年的仗,时时刻刻神经紧绷,日日夜夜经历炮火硝烟,现在突然进入休整状态,对于秋天泽来说反倒一时难以适应。部队到达驻地配发新的武器装备,每天仍要进行跑操和训练,但能睡安稳觉,能吃热乎饭,最重要的是不用在朝鲜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爬冰卧雪,或者破冰过河,他感到这生活太舒适太安逸。

算下来,连续打了十几年的仗,时时刻刻神经紧绷,日日夜夜经历炮火硝烟,现在突然进入休整状态,对于秋天泽来说反倒一时难以适应。部队到达驻地配发新的武器装备,每天仍要进行跑操和训练,但能睡安稳觉,能吃热乎饭,最重要的是不用在朝鲜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爬冰卧雪,或者破冰过河,他感到这生活太舒适太安逸。

秋天泽上午刚带战士们跑完操,下达命令自由活动,整理内务。碰到师部装备科乔干事带着一个地方人员从连部经过,乔干事见到秋天泽连忙喊道:秋连长,军部刚从地方调来几车洋灰,修建咱们的营房,你给我派几个人帮忙卸下车吧?

秋天泽问:一个班够不够?

乔干事说:够,够!

秋天汉当即喊道:二排长

从战士中跑过一个军人,到他跟前立正喊道:到!

秋天泽说:你集合一个班,辛苦一趟,跟乔干事卸下洋灰

二排长答应:是!

然后转身跑回排里召集:一班全体集合

一班集合完毕,人带过来,正要跟着乔干事离开,他身旁的地方同志突然问:秋连长,你全名叫秋天泽吧?

秋天泽停下脚步,奇怪地盯着面前的陌生人,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也不知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个人又瘦又矮,他笑着自我介绍:不认识我了,锦州余积镇的的甘茂林,你还记得吧?

秋天泽说:老甘头,我当然记得,不就是那个王善屯村子吗?

陌生人说:对呀,我是甘茂林的老大,叫甘万山,

秋天泽这才想起,说道:哎呀,真是不好意思,你要不说,我还真不敢认,

看到正要卸车的人在等着这个地方同志,秋天泽连忙说:走走走,我也跟着你们去卸车,咱们边说边谈

乔干事劝道:不用,秋连长,既然你们认识,你们就聊着,我们几个人就够了,一会就完事

秋天泽还是坚持跟着乔干事走说:没事没事,边聊边卸车,两不耽误。

几个人来到车前,秋天泽和战士们一道,光着膀子,开始搬洋灰。

秋天泽问:你家里还好吧?

甘万山说:好,我爹说你是个明白人,要不是你,我家差点被划成地主成份。

秋天泽说:话不能这么说,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只要情况调查清楚,不管谁,都会按政策办事,

秋天泽又问:你怎么这么老远来送洋灰?

乔干事插话说:咱们师部向军部申请建营房水泥,军部现在不是在锦州吗,现在不光各个师驻地都要用水泥,地方建设也要用大量水泥。所以水泥不好找,但一听说是部队用,地方就优先保证供应咱们。

甘万山也接着说:是呀,我现在在锦西水泥厂上班,我也是刚从水泥技术学校毕业的,我们厂是日本人在的时候建起来的,他们用来修碉堡,咱们用来修营房,所以水泥属于战备物资。厂长接到政府命令,就派我押车把这二车水泥给你们送过来,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我刚才寻思半天,生怕认错人,

秋天泽听他一说,哈哈大笑起来,解嘲道:看来我秋天泽跟你老甘家还是有缘份呀。

卸完车,天很热,每个人又都是一身粉尘,于是干脆就冲了凉水澡,正赶上部队开饭时间,秋天泽留甘万山吃饭,饭间,乔干事问:秋连长,你是怎么跟甘万山一家认识的?

秋天泽就向他介绍了自己跟甘万山的老爹甘林茂认识的经过:

七八年前,日本人刚一投降,新四军的师长黄克诚向中央提出:应迅速占领东北,并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建议立即被采纳,各解放区抽调大量干部派往东北。秋天泽也被冀中军区抽调出来,参加派往东北的工作队。来到锦州,工作队的任务是配合东北民主联军接受日本人投降,并在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的土改工作。国民党蒋委员长正在为安排全国大片收复区的要员大伤脑筋时,共产党已先他一步到达东北开展接收工作二个多月了。本来斯大林鉴于蒋委员长的政府是当时中国国内最有实力的政权。已答应按《雅尔塔协定》为基础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东北这片土地交给蒋委员长,但斯大林得知蒋委员长也获得美国人帮助,准备用军舰把蒋委员长的十三军和五十二军分别从上海和越南运到营口时,他认为蒋介石跟美国人的关系,比跟苏联人要亲近得多,一气之下,迅速把东北的防务移交给了拥有同一个信仰的共产党军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从那座韩城开始》【热趣阁】《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新顶点小说网】《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泰昌大明》【桑舞阁】《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草香药苦》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