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祸从天降

《射天狼》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公孙贺走进未央宫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来,阳光铺洒在皇宫屋顶,金灿灿一片。一群觅食的麻雀,在清辉里四处飞来飞去,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略显兴奋的尖叫声。

此刻,汉武帝正在很仔细地批阅奏章,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自十六岁登基以来,对每份奏章,特别是蛊祸之乱后,他都亲自批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

在这个多事之秋,作为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刘彻不想也不敢懈怠,唯恐再发生像太子刘据造反那样非常不利于自己,也非常不利于帝国安全的事件了。

说句心里的实话,最近这几年,随着年龄的老化,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豪情胆气正一天一天地衰竭,似乎已经承受不起像“蛊祸之乱”那样沉重的打击了。

今天一大早,就命羽林骑左统领卫伉去请丞相公孙贺来未央宫,是因为看到了一篇措辞非常严厉的弹劾太仆公孙敬声的奏章,令他很是生气,才不得不这样做。

站在汉武帝面前,对这位非常贤明的君主,从几十年前,当太子舍人的第一天起,公孙贺心中就充满了敬意。当然,还夹杂着一丝说不出来的畏惧。

几十年弹指一挥,很快就过去了,当年的太子也已经当了将近五十年的皇帝,到了垂暮之年,而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浓烈厚重了。

这种越来越沉重的敬畏心理,让公孙贺每次单独面对汉武帝时,总有一种大祸临头的不测预感,心情也格外小心又紧张。

此时此刻,空荡荡的大殿内,只有他们君臣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一时间,一股压抑的气息弥漫在大殿里,让公孙贺在感到有点窒息的同时,心头的那点担忧,也随之变得更加沉重了。

这点担忧,从今天清晨,在书房见到脸色冷峻的羽林骑左统领卫伉的那一刻,就不由自主地暗暗滋生了出来,一直萦绕在心头。

难道七月份的那场父子之间的生死争斗,殃及到了自己?可是,平心而论,对这场皇家父子间的仇杀,从头到尾,他一直很坚定地站在眼前的这位皇帝一边。

在来未央宫的路上,公孙贺前思后想反复琢磨,将这一个多月以来发生的大事情,很仔细认真地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也没有发现自己有哪一点做的不能够让皇帝满意。

现在,站在这位猜忌心越来越重的皇帝面前,看着对方很严肃的脸色,他极力克制着内心里不断上涌的丝丝恐惧,努力猜测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而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就这样,过了很大一会儿,汉武帝才放下御笔,抬起头,瞥了公孙贺一眼,又伸了个懒腰,冷冷一笑,朗声说:“丞相,你的大儿子,也就是朕的那个大外甥公孙敬声,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这句话,即刻让公孙贺心中猛然一沉,不知所以地怔怔注视着对方,后背上随即渗出了一层浓密的冷汗。他不明白,皇帝说的“大好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

自己接受相印以后,长子公孙敬声随之由一个小小的侍中,被直接擢升为太仆,成了皇帝身边很风光的近臣。从这一点上看,他们父子能够同居公卿之位,完全是武帝器重的缘故。

难道儿子做出了让皇帝姨夫很不满意的事情?此刻,在武帝凌厉而又略含杀气的目光注视下,公孙贺暗暗强迫自己的头脑冷静了下来,也紧紧思索起来。

“朕的这个大外甥,居然胆子大到了这一步。”汉武帝依然紧紧注视着脸色苍白的公孙贺,冷笑着,一字一句重重地说,“他呀,竟敢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供自己挥霍。”

顿时,公孙贺在明白了事情原委的同时,也更加糊涂了,目光很惊恐地凝视近在咫尺满脸冷笑的皇帝,一时间,居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私自挪用北军军费。要知道,大汉开国以来,北军可是担任京城以及三辅地区的守卫部队,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一支非常重要的武装力量。

“陛下,这、这是真的?”片刻,公孙贺清醒了过来,用有点不相信的语气,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公孙敬声真地挪用了北军军费?”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自小就受到母亲卫君孺以及姨母卫子夫的溺爱,一贯骄纵奢侈不守法令,特别是担任了太仆之后,更加有恃无恐,有时候,令自己这个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父亲,也无可奈何。

见公孙贺一脸的疑惑,汉武帝冷哼一声,将案头上的奏章重重地扔在对方脚下,冷声冷语,不无讥讽地说:“你看看,你的宝贝儿子做的好事情。”

其实,在看到这份弹劾公孙敬声挪用北军军费奏章的第一眼,汉武帝也有点不相信的同时,还暗自认为是那个自己特意任命的绣衣直指御史江充,在背地里捣鬼。

后来,又暗中派遣羽林骑左统领卫伉,专门调查公孙敬声挪用北军军费的事情,果然与江充在奏章里说的完全一样,这才不得不相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白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射天狼》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