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师徒时隔多年后再次合作,竟然还是像当初那般默契,但效果却要远远超出,毕竟二人皆亦非吴下阿蒙。
杨斌奎在台上面露得色,他太熟悉吴苑了,台下的听客也太熟悉他了,因为刚才听得实在太爽,台下开始起哄“再来一段!”
“对对对,再来一段!否则不付铜钿”这就纯粹是夜壶谈,都是买票入场的想不付钱也不可能啊?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前面的警察局长和三件中山装顿时扭头狠狠的朝发声处瞪了一眼……
“光裕社社长,要带头!听客点唱,你要听的!”又是拉大旗作虎皮的……
场内“再一段”的呼声此起彼伏。
杨斌奎看看弟子,李虹剑刚才一番弹奏,着实比自己要花的力气,这点行内人都晓得,眼看他面孔涨得通红,额头鬓角也不停有汗珠渗出,心中有些不忍。
“先生,我没事,出出汗正常的,跑码头时大套一弹就是半个钟点,好好较吃力了,这个毛毛雨!”李虹剑明白先生的想法在台上悄悄道。
“嗯,那辛苦你了,散场后去我家,我让老太婆泡牛肉茶给你”
“嘿嘿,这是留给雄倌言倌的,我可不敢喝……”
杨斌奎眼珠一转,对李虹剑悄悄说了一句,后者脸色一变“先生?真的要唱这个?”
“你琵琶不行?”杨斌奎反问?
“这琵琶不难,难的是唱,这都已经没什么人唱了,还是换个吧?”
“小鬼,当倷先生豆腐阿是,今天不显手段留到过年啊!”杨斌奎眼睛一瞪话中却不见严厉。
“先生说啥就是啥”李虹剑声音轻却顽皮的拖着长音,如果被他妻儿听见大概是要大吃一惊了,向来端方的一家之主,竟然还有这种时候。
“啪”杨斌奎将扇子一拍。
大家晓得他多半是要唱了,场内瞬间又瞬间安静下来。
“多谢各位老听客给面子,既然大家抬爱,那么就再唱一支选曲《沈方哭更》”
选曲和开篇相似但却又有不同,相似的地方是都是那么几分钟或者十几分的一个唱段,只有唱没有说,差异在于开篇始终是以第三人称角度去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事件,典型的刚才唱的《宫怨》便是,从头到尾杨斌奎始终是抽离于整首开篇外,以观察者的身份唱着杨贵妃的醉酒悲语;
也有少量是人物评传性质的,比如钱鼎章在黄家花园堂会上所唱的《赵子龙》、类似的还有《张飞》《诸葛亮》等,但不晓得为何演唱者却甚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