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云书绝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第七章云书绝

据余婆子说,那日大少被斥跪在堂前,想是急于转圜,言辞间无意冲撞几句,激怒了安陵海,枪都拔出来顶在儿子脑门上。

留在内厅伺候茶水的余婆吓得屏住气,只顾蹑手蹑脚溜着边儿往外蹭,好容易跨出门槛,还忙里偷闲瞅了眼廊下瑟瑟站着的林婉慈——一切都是因她而起。伶仃无靠的孤女,自被带进瑜园这些天,也没见大少如何着意照拂过,不过嘱婆子带她下去换身干净衣裳,暂且安顿在下人房里,随丫环们一处吃住。

余婆吃长素,最看不得这等动刀动枪的阵仗。许是出于一念善心,她上前拽拽那姑娘袖子,欲将她一道拉走,暂离了这是非地——先躲得一时算一时。

心里没底,口里更禁不住絮叨,“十几岁的姑娘家,说小也不小了,怎的瞧不出好歹没眼色!还愣着作甚,杵在这儿等死吗?没听见里头正闹得凶,都为带回你这么个丧星!赶紧避一避是正经……阿弥陀佛,那枪也是能随随便便顶上脑袋的?这要万一走了火,真伤着大少爷可怎么得了!可怜夫人去得早,泉下有知怕也不得安宁……说到底,亲父子哪来的隔夜仇?到时少不得再往你身上找补,现成的出气阀子!还不赶紧自求多福是正经!”

话未说完,这个总是低眉顺眼,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姑娘,竟猛地甩脱她的手,扭头朝里间冲了进去。

余婆被她冷不丁一推一甩,吓得跌坐在地。眼睁睁看这丫头不知死活,竟提着脑袋硬要去寻晦气。但照其他姨娘们事后的捻酸刻薄的评价,是没羞没臊的“自荐枕席”。

父子俩正闹得没开交处,但见满身素孝的人影不知怎么冲进了房里,一时都僵在当场。

余婆踟躇再三,爬起身来咬牙紧跟在后头。这日本轮到她当值,就该老老实实守在屋内伺候,这下倒好,放个大活人在眼皮底下横冲直闯进去,若再不抓紧拦着,罪过越发大了。

还没等她颠着双小脚连滚带爬摔进门槛,暖帘内开始传来推搡声,衣料摩挲的悉率,几下压低了嗓子的怒吼,紧跟着是刺耳的哐啷脆响。余婆抬眼一看,几乎没当场背过气去。

房中那尊供得好好的锦底满地花双耳瓶,此刻横陈在地,散了魂似的,艳骨零落千百瓣,真真成了“满地彩”。

余婆大字不识半个,到底在瑜园服侍的年头长了,算经见过几分世面,别的再不认识,也晓得那瓷瓶非同凡品。通身的珐琅彩描金,鹿鹤同春纹绘寿字,藻彩焕灿,据说曾是乾隆爷案上摆过的爱物。

一地的狼藉,圆满都成了残片,难以重拾从头。千秋风流再聚不回,花魂成灰,白骨化雾。

林婉慈跪拦在安陵清身前,手指死死抠紧冰冷枪管,抑不住地发着抖,一张面孔血色尽失,却十足倔强,怎么拉也不肯挪动分毫。似积蓄了最大的力气,说出的话音也轻飘支离,近似悲泣。

余婆满脑子嗡嗡地,手脚俱都发软,依稀只听见她为大少辩解,在行军途中有所耽搁,不过是出于孝道,欲往酒神村带回名酿敬献父亲。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整个村子都被流寇所毁,窖藏美酒更抢得涓滴不剩,才一怒之下追剿了数百里。所以,能带回的唯一的礼物,是她。

淅沥——淅沥——

黄昏与夜色交融的明晦瞬间,突然下起晚秋最后一场冻雨。池水里苍碧的菖蒲叶子载沉载浮,如同薄浪中不堪风吹雨送的孤舟。

那只鹿鹤同春的耳瓶碎片,事后收拾起来,无论如何都再捡不齐全。丫环们急得焦头烂额,几乎鼻子贴地,将整间屋子的边边角角都抠了个遍,恨不能每寸地面都掏摸过,还是一无所获。

瓶身靠近收口处,一块直径约寸许大小,绘振翅银羽仙鹤图案的瓷片,不知在碎裂时飞溅到何处,从此杳无影踪。缺了那块至为关键的瓷片,最娴熟的能工巧匠也无法将它复原如初。

堂堂华北军总司令,就算只是纳个偏房小妾,也丝毫不能马虎。那天之后,林婉慈被单独安置在偏厢一所净室独居,再未得踏出院门一步。府中稳妥的婆子前去验明正身,以证清白,确未曾与人有染。既如此,更不可能与大少扯上什么瓜葛。

针对安陵清的抨击,最后终于不了了之。旁人很难再对这样的拳拳孝心严加指摘,哪怕大少因着年轻气盛,行事确实欠几分稳妥。说到底,他只是向父亲献了一房小妾,如同赠送一幅名贵字画,一块上好的徽墨,没有任何区别。更何况,即使多么善妒而挑剔的眼光,也不得不承认,那年方二八的平民女子,确实出落得姿仪楚楚,容貌相当动人。

年前节庆实在多,一出接一出的热闹,永不缺新鲜故事。城中瞎眼的老琵琶琴师,走街串巷传唱着父慈子孝的美谈。华北大帅重伤痊愈,又添纳妾之喜,病势垂危的传闻不攻自破。

蓟台大宴宾客,既为宣告安陵海并非遭暗杀身故,也在某种程度上的粉饰了太平。

自从遇刺,下半身鲜血淋漓地被从汽车残骸里抬出来,便有传言安陵海伤及要害,从此不能人道。他回瑜园将养后,一改常态地独居书房,再不亲近任何妻妾,就是最好的佐证。无论多么严苛的封口令,都挡不住这些和门第不相称的闲言碎语。

或许为了遏止极伤体面的流言,也给父子间的僵持寻个就坡下驴的台阶,安陵海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份馈赠,甚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昂兴致。在所有人眼里,大帅老树逢春,为这个凭空冒出来的美貌少女痴迷不已,不惜大费周章操办喜宴,花销之靡费,远胜其余所有姨娘进门时的风光。

当然,九姨娘林氏是安陵清不远千里带回来尽孝的“礼物”,这番隆重铺排,摆在明面上是为顾全儿子颜面,不失为一种抬举。人们纷纷惊讶于向来作风清高的大少,竟也会动用这等花巧心思,来缓和一向如履薄冰的父子关系。

正日子就定在十月初十,寓意“十全十美”。这天也是民间过大年前最大的节庆之一。按传统旧俗,家家户户都要将新收的黍米磨成面,打制糕点,再用麻籽油揉了黑糖、大枣儿来煮,称油糕,食之绵软黏糯,以祈入冬后身骨强健不畏严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寄鹤抄》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寄鹤抄》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