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后汉书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颖,[一]陇西临洮人也。**性麤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
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二]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三]为羌胡所畏。
注[一]卓别传曰:“卓父君雅为颍川轮氏尉,生卓及弟旻,故卓字仲颖,旻字叔颖。”
注[二]说文曰:“徼,巡也。”前书曰:“中尉巡徼京师。”音义曰:“所谓游徼,备盗贼。”
注[三]方言曰:“所以藏箭谓之服,藏弓谓之鞬。”左氏传云:“右属櫜鞬。”
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一]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注[一]为功者虽己,共有者乃士。
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击张角于下曲阳,军败抵罪。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髃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一]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二]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三]
以韂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四]
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参军事孙坚[五]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慎惧,乃□车重而退。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六]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覸,以为捕鱼,而潜从覸下过军。[七]比贼追之,决水已深,不得度。时觽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斄乡侯,邑千户。[八]
注[一]献帝春秋曰:“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约不见,太守陈懿劝之使*(王)[往]*,国等便劫质约等数十人。金城乱,懿出,国等扶以到护羌营,杀之,而释约、允等。陇西以爱憎露布,冠约、允名以为贼,州购约、允各千户侯。约、允被购,‘约’改为‘遂’,‘允’改为‘章’。”
注[二]袁宏汉纪曰:“滂字公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
注[三]美阳故城在今雍州武功县北。
注[四]榆中,县,属金城郡,故城在今兰州金城县中。
注[五]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即孙权之父也。见吴志。
注[六]望垣,县,属天水郡。
注[七]续汉书“覸”字作“堰”,其字义则同,但异体耳。
注[八]斄,县,故城在今雍州武功县。字或作“邰”,音台。
三年春,遣使者持节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于温。其冬,征温还京师,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反,与遂连和,共杀凉州刺史耿鄙。而鄙司马扶风马腾,[一]亦拥兵反叛,又汉阳王国,自号“合觽将军”,皆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觽,寇掠三辅。
五年,围陈仓。乃拜卓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击破之。韩遂等复共废王国,而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二]使督统诸部。忠耻为觽所胁,感恚病死。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
注[一]典略曰:“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马援后也。长八尺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注[二]英雄记曰:“王国等起兵,劫忠为主,统三十六部,号‘车骑将军’。”
六年,征卓为少府,不肯就,上书言:“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一]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二]
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三]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及灵帝寑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注[一]前书音义曰;“牢,禀食也。古者名禀为牢。”
注[二]言羌胡心肠敝恶,情态如狗也。续汉书“敝”作“憋”。方言云:“憋,恶也。”郭璞曰:“憋怤,急性也。”憋音芳烈反,怤音芳于反。
注[三]如其更增异志,当复闻上。
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卓得召,实时就道。并上书[一]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二]溃汉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人。[三]今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四]请收让等,以清奸秽。”卓未至而何进败,虎贲中郎将袁术乃烧南宫,欲讨宦官,而中常侍段珪等[五]劫少帝及陈留王夜走小平津。
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六]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注[一]并犹兼也。
注[二]前汉枚乘上书曰:“欲汤之沧,一人吹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沧音测亮反,寒也。
注[三]公羊传曰:“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
注[四]鸣钟鼓者,声其罪也。论语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典略载卓表曰:“张让等慆慢天常,□操王命,父子兄弟并据州郡,一书出门,高获千金,下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使变气上蒸,妖贼蜂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