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敦煌》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自接到刘云峰的报告之后,一股浓重灰暗失望的情绪就紧紧缠绕着杨兆剑。此时,他默默地站在窗户边,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莽莽苍苍的横亘青山,脑子里急剧地思索着。
黑喇嘛的又一次成功潜逃,给以后的抓捕工作造成了无法预测的困难。从南京来敦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中国银行被盗窃的那批黄金,至今杳无踪影。
前两天,南京陈部长发来急电,催问案件的进展情况,字里行间,语气冰冷,似乎对他的工作极不满意,这令杨兆剑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
他明白,抓不住臭名昭著的黑喇嘛,追不回来那批价值不菲的黄金,就等于银行盗窃案没有侦破,也意味着自己无法向南京陈部长交代。
除了银行盗窃案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让杨兆剑忧心忡忡日夜不得安宁。白文泰不顾自己的多次劝说,又命令地下党四面出击,大肆暗杀国民党当局的军政要员,引发了“清党”专员方兰的疯狂报复。
而且,守备团长马功也以“清党”为名,指挥士兵,在敦煌城里日夜搜捕,关押枪毙了不少人。这中间,就有梁振纲费尽心血秘密发展的十来个地下党员。
眼看着当局的屠杀越来越残暴,地下党组织面临着破坏殆尽的可能,杨兆剑除了极其痛苦的叹息之外,根本扭转不了这种血淋淋的局面,也说服不了固执己见的白文泰。
为了劝说白文泰收手,保存来之不易的革命火种,他甚至撕破师生之间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与其当面拍桌子争吵,但事与愿违,两人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一想起那天晚上午夜时分,在老金的纸火店里发生的那场和白文泰的激烈争吵,杨兆剑的心就不由得隐隐作痛。
当时,白文泰涨红着脸,紧盯着杨兆剑,用带有浓重广东腔的官话,气愤地大声嚷道:“杨兆剑,你口口声声要保存革命火种,我告诉你,这实际上是一种向反革命妥协投降的右倾思想。”
杨兆剑怒视着神情万分激动的白文泰,极力克制着冲冠怒气,沉声说:“白老师,这不是妥协,是一种斗争的策略,也是一种很现实的生存手段。”
“梁振纲被国民党反对派杀了,我们不作坚决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反而要放弃反抗,要当缩头乌龟,这难道还不是右倾头投降主义?”
说完这句话,白文泰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如同烈日下长途跋涉的老牛。他怎么也弄不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怎么了,没有一丝敢于和国民党反动派作你死我活斗争的血性气概呢?
来敦煌之前,在凉州中学的那间极其简陋的单身宿舍里,白文泰一口气读完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一文,非常赞同文中提出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观点,而且,他认为,武装斗争是当前唯一有效的正确途径。
国民党杀了共产党那么多的人,而自己只是派老金打伤了“清党”专员方兰,暗杀了守备团长马鑫等几个死硬的反动骨干分子,何错之有?
见白文泰气得脸红脖子粗,杨兆剑也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他的对面,借着昏暗的灯光,紧紧地注视着这位中共老党员。
他也弄不明白,梁振纲的死,已经充分说明了形势的残酷。方兰和马功的疯狂报复,足以证明,在目前,隐蔽退却,保存力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斗争策略,白文泰怎么就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呢?非得拿鸡蛋碰石头?
过了一会儿,白文泰的火气渐渐消散了,喝了一口冷茶水,冷声说:“杨兆剑同志,我问你,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蒋介石为什么会统治中国?”
杨兆剑暗想,这些问题,已经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作了回答,便冷声如实地说:“我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关键时刻,又放弃了武装斗争,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你说的很对。”白文泰脸上露出一丝讥笑,依旧冷冰冰地说,“什么是武装斗争?不就是拿起武器,勇敢地和敌人作最坚决的斗争,去消灭敌人吗?”
杨兆剑这才发觉自己上了白文泰的圈套,急忙反驳道:“我不是要你放弃斗争,而是要你改变斗争的策略。如果在这样胡乱地闹下去,梁振纲辛辛苦苦建立的党组织,就会被敌人全部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你竟敢说我破坏党组织?”刹那间,白文泰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侮辱,一股血气瞬间涌上心头,忽地站起来,手指杨兆剑,厉声喝道,“杨兆剑,你竟敢如此说话,如此污蔑我,你给我滚,滚的越远越好,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
杨兆剑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在门口放哨的老金听见两人激烈的吵闹声,急忙走进来,将气得口干舌燥说不出一句话的杨兆剑好言劝了出去。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如今回想起当时争论的激烈情景,杨兆剑的怒气就不由自主地涌上来了。望着远处苍茫的青山,他暗自骂了白文泰一句,不可理喻的老顽固。
起风了,天地间顿时变得一片苍黄昏暗,不时,有零星的雨点落下来。杨兆剑赶紧关好窗户,坐回椅子上,继续沉思默想。
灰蒙蒙的天气,让他的心情更加郁闷烦躁,又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片刻,情不自禁地念出一句诗,“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一想到这段时间所遇到的繁杂棘手事情,杨兆剑觉得心头仿佛压了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难受,但又不能大声喊叫,更不能对外人宣泄,只能憋在心里,独自承受。
许久,杨兆剑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才感到心情略微有点轻松,苦笑一声,刚要准备出门,就见高志宽满面春光地走了进来。
与愁眉苦脸委屈憋闷的杨兆剑恰好相反,最近几天,高志宽遇到了一连串的好事情,一扫往日愁眉不展的忧愁晦暗,心情非常畅快愉悦,正如俗话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
马鑫被暗杀之后,老朋友马功重新返回敦煌,执掌守备团,让他有了强硬的靠山,而方兰在伤愈之初,对隐藏在敦煌各个角落的**分子大开杀戒,令其取得了东山再起的足够政治资本。
如果再想办法抓住令南京政府头疼的极端分子黑喇嘛,缴获中国银行敦煌分行丢失的那批黄金,自己的政治生涯就会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机。
刚才,他接到了陈部长的电报,对其在“清党”工作中,极力配合方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给予大力表扬,同时,还极其委婉地告诉他,蒋主席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