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司马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集解凡是徐氏义,称徐姓名以别之。余者悉是骃注解,并集觽家义。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正义郑玄注中候暣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案: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觽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第者,次序之目;一者,举数之由:故曰五帝本纪第一。礼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正义云:“左阳,故记动。右阴,故记言。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案:春秋时置左右史,故云史记也。黄帝者,①少典之子,②姓公孙,名曰轩辕。③生而神灵,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齐,⑤长而敦敏,成而聪明。⑥
注①集解徐广曰:“号有熊。”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帝德。又谯周、宋均亦以为然。而孔安国、皇甫谧帝王代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亦号轩辕氏。皇甫谧云:“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据左传,亦号帝鸿氏也。正义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案: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注②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闲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少典氏后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故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谯周字允南,蜀人,魏散骑常侍征,不拜。此注所引者,是其人所着古史考之说也。皇甫谧字士安,晋人,号玄晏先生。今所引者,是其所作帝王代纪也。
注③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注④索隐弱谓幼弱时也。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言,所以为神异也。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正义言神异也。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书云“人惟万物之灵”,故谓之神灵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墨子‘年踰十五,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索隐斯文未是。今案:徇,齐,皆德也。
书曰“聪明齐圣”,左传曰“子虽齐圣”,谓圣德齐肃也。又案: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叡齐”,一本作“慧齐”。叡,慧,皆智也。太史公采大戴礼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浚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浚”,浚,深也,义亦并通。尔雅“齐”“速”俱训为疾。尚书大传曰“多闻而齐给”。
郑注云“齐,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训疾,未见所出。或当读“徇”为“迅”,迅于尔雅与齐俱训疾,则迅浚虽异字,而音同也。又尔雅曰“宣,徇,遍也。
浚,通也”。是“遍”之与“通”义亦相近。言黄帝幼而才智周篃,且辩给也。
故墨子亦云“年踰五十,则聪明心虑不徇通矣”。俗本作“十五”,非是。案:
谓年老踰五十不聪明,何得云“十五”?
注⑥正义成谓二十冠,成人也。聪明,闻见明辩也。此以上至“轩辕”,皆大戴礼文。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②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③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④治五气,⑤蓺五种,⑥抚万民,度四方,⑦教熊罴貔貅貙虎,⑧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⑨三战,然后得其志。⑩蚩尤作乱,不用帝命。⑾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⑿遂禽杀蚩尤。⒀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⒁披山通道,⒂未尝宁居。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索隐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正义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注②索隐谓用干戈以征诸侯之不朝享者。本或作“亭”,亭训直,以征诸侯之不直者。
注③集解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瓒曰:“孔子三朝纪曰‘蚩尤,庶人之贪者’。”索隐案:此纪云“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则蚩尤非为天子也。
又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盖诸侯号也。刘向别录云“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记”。今此注见用兵篇也。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注④正义振,整也。
注⑤集解王肃曰:“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
注⑥集解骃案:蓺,树也。诗云“蓺之荏菽”。周礼曰“榖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音朱用反。此注所引见诗大雅生民之篇。尔雅云“荏菽,戎菽”也,郭璞曰“今之胡豆”,郑氏曰“豆之大者”是也。正义蓺音鱼曳反。种音肿。
注⑦集解王肃曰:“度四方而安抚之。”正义度音徒洛反。
注⑧索隐书云“如虎如貔”,尔雅云“貔,白狐”,礼曰“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是也。尔雅又曰“貙獌似狸”。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周礼有服不氏,掌教扰猛兽。即古服牛乘马,亦其类也。正义熊音雄。罴音碑。膍音毗。貅音休。
貙音丑于反。罴如熊,黄白色。郭璞云:“貔,执夷,虎属也。”案:言教士卒习战,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正义阪音白板反。
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
注⑩正义谓黄帝克炎帝之后。
注⑾正义言蚩尤不用黄帝之命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案:地理志上谷有涿鹿县,然则服虔云“在涿郡”者,误也。
注⒀集解皇览曰:“蚩尤頉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頉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頉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或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注“皇览”,书名也。记先代頉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故日皇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
注⒁正义平服者即去之。
注⒂集解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旁其边之谓也。
披语诚合今世,然古今不必同也。”索隐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信道也。徐广音诐,恐稍纡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耐看小说网】《天命之上》《在北宋当陪房》《全民诸天三十年后》【天悦小说网】《从鱼》【全本迷】《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1978合成系文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