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周本纪第四(1 / 5)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史记》最新章节。

周后稷,名□。①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②姜原为帝喾元妃。③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之隘巷,④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

而□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之,因名曰□。⑤

注①正义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地理志云右扶风美阳县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括地志云:“故周城一名美阳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也。”

注②集解韩诗章句曰:“姜,姓。原,字。”或曰姜原,谥号也。正义邰,天来反,亦作“斄”,同。说文云:“邰,炎帝之后,姜姓,封邰,周□外家。”

注③索隐谯周以为“□,帝喾之冑,其父亦不着”,与此纪异也。

注④索隐已下皆诗大雅生民篇所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是其事也。

注⑤正义古史考云“□,帝喾之冑,其父亦不着”,与此文稍异也。

□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①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黎民始饥,②尔后稷播时百谷。”封□于邰,③号曰后稷,别姓姬氏。④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注①正义种曰稼,敛曰穑。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文尚书云‘祖饥’,故此作‘始饥’。祖,始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今斄乡在扶风。”索隐□诗生民曰“有邰家室”是也。邰即斄,古今字异耳。正义括地志云“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毛苌云:“邰,姜嫄国也,后稷所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因封于邰也。”

注④集解礼纬曰:“祖以履大迹而生。”

后稷卒,①子不窋立。②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③不窋以失其官而礶戎狄之闲。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闲,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④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⑤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⑥

注①集解山海经大荒经曰:“黑水青水之闲有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皇甫谧曰:“頉去中国三万里也。”

注②索隐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姞氏,生不窋”,而谯周按国语云“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世稷官,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亲□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亦不合事情。正义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毛诗疏云:“虞及夏﹑殷共有千二百岁。每世在位皆八十年,乃可充其数耳。命之短长,古今一也,而使十五世君在位皆八十许载,子必将老始生,不近人情之甚。以理而推,实难据信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夏太康失国,废稷之官,不复务农。”索隐国语云“□稷不务”。此云“去稷”者,是太史公恐“□”是后稷之名,故变文云“去”也。

言夏政衰,不窋去稷官,不复务农者也。

注④正义公刘从漆县漆水南渡渭水,至南山取材木为用也。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山漆溪,东入渭。”

注⑤索隐即诗大雅篇“笃公刘”是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新平漆县之东北有豳亭。”索隐豳即邠也,古今字异耳。

正义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也。”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①毁隃卒,子公非立。②公非卒,子高圉立。③高圉卒,子亚圉立。④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⑤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⑥踰梁山,⑦止于岐下。⑧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⑨作五官有司。

⑩民皆歌乐之,颂其德。⑾

注①集解音踰。世本作“榆”。索隐系本作“伪榆”。

注②索隐系本云:“公非辟方。”皇甫谧云:“公非字辟方也。”

注③集解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之。”索隐系本云:“高圉侯侔。”

注④集解世本云:“亚圉云都。”皇甫谧云:“云都,亚圉字。”索隐汉书古今表曰:“云都,亚圉弟。”按:如此说,则辟方侯侔亦皆二人之名,实未能详。

注⑤索隐系本云:“太公组绀诸盩。”三代世表称叔类,凡四名。皇甫谧云“公祖一名组绀诸盩,字叔类,号曰太公”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水在杜阳岐山。杜阳县在扶风。”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雍州好畤县西北十八里。”郑玄云:“岐山在梁山西南。”然则梁山横长,其东当夏阳,西北临河,其西当岐山东北,自豳适周,当踰之矣。

注⑧集解徐广曰:“山在扶风美阳西北,其南有周原。”骃案:皇甫谧云“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

注⑨集解徐广曰:“分别而为邑落也。”

注⑩集解礼记曰:“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觽。”郑玄曰:“此殷时制。”

注⑾索隐即诗颂云“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是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那座韩城开始》《我在大夏窃神权》《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武林文学】《超时空快递》《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无限小说网】《郎欺》《天命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史记》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