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作背景及作品点评

1923年2月,26岁的朱自清经北大同学的介绍,携家小往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任国文教员。在次年的寒假,写了四篇散文,《月朦胧鸟朦胧》,《绿》,《白水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集为《温州的踪迹》,载于他与俞平伯合编的不定期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

书中收录的三篇,词语妩媚嫣润,是作者早期的佳作之一,比起他中年以后的写景之作,是比较深情浓艳的,易使少年读者神往模仿。但有时作者对于细节的过于留恋,词藻意象的繁密似乎多过了对象本身的神韵,显得不够洗练和含蓄,但这正是少年心境的特色吧。

其中最有名的是《绿》。梅雨潭位于瑞安境内的雁荡山,至今常有《绿》的读者慕名前往,潭边建有“自清亭”,石碑上镌着《绿》的全文。《绿》写出了年轻诗人对于自然山水温柔的发现、眷恋和赞美,并将这种温情的目光传递给了无数的读者,从此他们也可以用这种目光凝视自然和人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踪迹》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踪迹》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