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谋攻篇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孙子说: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3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上山,又要3个月才能竣工。将帅非常焦躁忿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使敌军屈服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用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四面包围,迫敌屈服;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能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懂得军队不能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军士就会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列国诸侯乘机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胜利;以预先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牵制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有危险了。

【点评】本篇主要论述“上兵伐谋”,运用谋略夺取全胜的重要性;指出知胜的条件和致败的原因;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一)用智谋夺取全胜的重要性

“谋攻”,直译就是用谋略攻敌。换言之,就是在战略策略上战胜敌人。核心是一个“全”字。《孙子兵法》中的“全”,如同孔子哲学的核心“仁”,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是我们研究孙子军事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13篇中,提到“全”的地方有十处之多,诸如“安国全军之道”(《火攻》),“自保而全世”(《形篇》)等等,但最主要的篇章则是本篇。“全”,《说文解字》告诉我们:“纯玉曰全。”由无瑕的纯玉引申力完整、完备、完美的意思。例如《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认为无论天地、万物、明君贤将都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孙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全”的含义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孙子兵法》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孙子兵法》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