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
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
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
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
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
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
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
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
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之历聘欧洲也,至
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
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应之曰:“首在得君。
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李鸿章曰:“譬有人于此,其君无论何人之言皆听之,
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俾斯麦良久曰:
“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
矣。”(注:此语据西报译出,寻常华文所登于星轺日记者,因有所忌讳不敢译
录也。)李默然云。呜呼!吾观于此,而知李鸿章胸中块垒,牢骚郁抑,有非旁
观人所能喻者。吾之所以责李者在此,吾之所以恕李者亦在此。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
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夫以甲国人而论乙国事,
其必不能得其真相,固无待言,然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
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
史,此有识者所同认也。故吾今此书,虽名之为“同光以来大事记”可也。
不宁惟是。凡一国今日之现象,必与其国前此之历史相应,故前史者现象之
原因,而现象者前史之结果也。夫以李鸿章与今日之中国,其关系既如此其深厚,
则欲论李鸿章之人物,势不可不以如炬之目,观察夫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迁之大
势,民族消长之暗潮,与夫现时中外交涉之隐情,而求得李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
置。孟子曰:知人论世,世固不易论。人亦岂易知耶?
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吾以
为此功罪两失其当者也。昔俾斯麦又尝语李曰:“我欧人以能敌异种者为功。自
残同种以保一姓,欧人所不贵也。”夫平发平捻者,是兄与弟阋墙,而盐弟之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梁启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