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太古的文化和社会1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太古的社会,形毕竟如何?古书所载,有说得极文明的,亦有说得极野蛮的。***说得极野蛮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说得极文明的,则如《礼记·礼运篇》孔子论大同之语是。二说果孰是?我说都是也,都有所据。

人类的天性,本来是爱好和平的。惟生活不足,则不能无争。而生活所资,食为尤亟。所以社会生计的舒蹙,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定之。搜集和渔猎时代,食物均苦不足。游牧时代,生活虽稍宽裕,而其人性好杀伐,往往以侵掠为事。只有农业时代,生计宽裕;而其所做的事业,又极和平,所以能产生较高的文化。

古代的农业社会,大约是各各独立,彼此之间,不甚相往来的。老子所说:

“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所想像的,就是此等社会。惟其如此,故其内部的组织,极为安和。孔子所谓:“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所慨慕的,也就是此等社会。内部的组织既然安和如此,其相互之间自然没有斗争。这就是孔子所谓“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这就是所谓“大同”。假使人类的社会都能如此,人口增加了,

交通便利了,徐徐的扩大联合起来,再谋合理的组织,岂不是个黄金

世界?而无如其不能。有爱平和的,就有爱侵掠的。相遇之时,就免

不了战斗。战斗既起,则有征服人的,有被征服于人的。征服者掌握

政权,不事生产,成为治人而食于人的阶级;被征服的,则反之而成

为食人而治于人的阶级。而前此合理的组织,就渐次破坏了。合理的

组织既变,则无复为公众服务,而同时亦即受公众保障的精神。人人

各营其私,而贫富亦分等级。自由平等之风,渐成往事了。人与人之

间时起冲突,乃不得不靠礼乐刑政等来调和,来维持。社会风气,遂

日趋浇薄了。先秦诸子,所以慨叹末俗,怀想古初,都是以此等变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在北宋当陪房》【热趣阁】【千趣阁】《游戏搞到一个亿》《云朵和山先生》《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无限小说网】《捞尸人》《少女的野犬

《中国大历史》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中国大历史》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