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第十八章
失恋之后的苏慧自然搬到了姐姐这里住,单身教职工公寓一人一间屋,独立卫浴独立厨房,做什么都方便。两姐妹已经很多年没在一起住过了,这也算是一个小小恩赐,让姐妹两能团聚在一起。
生活的苦恼永远不会有尽头,但大家不会因为生活而耽误了工作和事业。
进入七月下旬,试验地的温度开始一天比一天高,埂子上的杂草把根扎到了水田,吸收着水里的肥料,蹭蹭往上长。崔挽明站在一百多亩的育种圃边上,心里直发毛。
从开春播种到插秧,再到前期扬肥和灌水,电费,柴油机,拖拉机,旋耕机,耙地机,所有机耕费和油费,加起来已经花出去好几万块。秦怀春纵然留下了一个大蛋糕,但往里投进去的料也大得惊人,崔挽明算领教到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现在是水稻孕穗拔节期,如果用除草剂,恐会产生不可修复的药害,如果用人工,好几百块钱就又打水漂了。
“明哥,除草的事好办,你交给我摆平,我保证三天之内把它弄干净。”张玉祥几乎一直跟在崔挽明后面,真正做到了学一行爱一行,时间一长,崔挽明心里想什么,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怎么弄,你可别胡来啊。”
“我在农机专业那边有认识的人,一会儿我就去借个除草机。”
“除草机?那东西你会用?”
“不会啊,简单,拿过来自己舞弄几下就明白了。”
张玉祥的果敢和勇于闯荡的精神让崔挽明为之振奋,看着他一个人背着除草机,顶着烈日,连帽子都不戴,一干就是一下午,崔挽明的心也终于踏实下来。
在他心中,只有这么深入实践,才可能真正掌握水稻生产的整个流程,品种选育的前提是要有过硬的栽培技术,一个栽培学领域的专家不一定要学育种理论,但一个育种家如果不懂栽培,就保证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就等于在盲人摸象。
张玉祥负责除草,崔挽明便穿着水靴子下地调查,作物育种,这个时候关注的重点是开花期,开花期早晚决定了将来品种适应种植区的选择。除了他们自己的育种圃,崔挽明分了一半的心思在省里的品种试验上。今年,省种子管理局在他的试验点下达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试验品种的冷水鉴定和抗病鉴定。现在正是抗性鉴定的时候,除了要调查好开花期,还要记录长势,品种纯度等生长指标。
这是崔挽明一年当中又一个繁忙的高潮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只能吃住在试验地。早起准备杂交授粉工作,下午到地里调查,晚上写报告做表。整理完事后将报告发送给省种子管理局。
而大学里悠然自得的时光,他一天都没有享受到,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崔挽明的皮肤从来没白过。他已经习惯了自己这样,学校对他来说只是个平台,他不插手学生实验的事,全身心投入到育种工作中。这一点,尹振功在背后给他做了很大的支撑,很多时候崔挽明不在学校,涉及到院里的大小事务,都一概替他办了,也算是做到了让他能静下心来搞育种。
好不容易计划内的外出学习,也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临时取消了。本来北京有个植物育种大会,大家也都报了名,崔挽明还从未去过北京,想着能出去放松两天,但却落了空。
八月底进入九月份那一阵,崔挽明基本上没回学校住过。因为自己没有交通工具,来回用马师傅的车,成本无形就变高了。
参加品种试验的单位这个时候都会从全省各个地方涌来,专程来看看自己的品种在各个试验点的田间表现。崔挽明留在这里,就是为了接待这些人的到来。
那天,来了一辆考斯特,从上面下来了十多个人,隔挺远距离就朝崔挽明打招呼,崔挽明还没往外接触过,对前来的人并不熟悉。只能掏出手里的香烟不断的往外送,以此来弥补这种尴尬。
“你们是哪家单位的,我刚工作一年,以前没见过大家。”
“我们是省水稻所的,来看看我们的品种怎么样。你就是挽明吧?”
“这是我们的副所长,李所。”下边站出个人,帮着介绍,生怕崔挽明怠慢了。
“哟,李所,你怎么亲自来了呢,你看我这个地方,破破烂烂,见笑了。”
“哪里哪里,秦老师在的时候就已经建设得很不错了,今年我再看,比以前更好了。”
长工老梁和梁婶抱着肚子靠在铁皮墙上,两口子目不转睛看着这群人,交叉在一起的脚掌时不时的敲几下地面。
“梁叔,泡一壶茶去。”崔挽明也只能这样招待一下。
“李所,咱们地里看看去?”
“去,走,看看。”
李国华和崔挽明在前面走,其余人跟在后面,崔挽明心里嘀咕道:都说省水稻所挣了不少钱,看来是真事,这么小的事,所里出来这么多人,不是明摆着出来花钱吗。
“你们地真大啊,比我们做的好,你们几个好好看看,学学人家北川大学,看人家地里,一根草都没有,这才叫种庄稼,你们种的都是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粮战》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