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粮战》最新章节。

第四章

毕业前夕,对水稻研究所的这几位同学来说,可谓异常煎熬。但在秦怀春心中,却早已经将几个孩子的命运掂量好了。

其他人都好办,唯独崔挽明留校的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扰。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全安对于秦怀春上报学院用人计划一事提出了很严肃的抗议。

这天,他和秦怀春前后脚来到校长办公室,就崔挽明留校一事展开了言辞激烈的辩论。

“王校长,咱们学校现在处于原地踏步阶段,教职工水平问题很严重,年年从咱们学校选拔留人,根本实现不了人才交流的目的,没有交流,咱们就永远停在老的理论上做文章,永远接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和新技术。这个问题去年我就找过你,你说以后会考虑。到了今年,用人计划还是没有变,我们的秦怀春院长不但不做好带头人,反而明知故犯,非要把他学生崔挽明留下来,这个问题,我希望王校长可以谨慎处理,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我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不是小事。”

“老胡啊,你把问题考虑复杂了,我秦怀春也不是草包糊涂虫,我留人自有留人的目的和用意,不管是学科也好,发展也好,原则的事我保证不破坏。要说崔挽明能力上有问题,老胡,我可以这么说,在整个林海省高校里,哪怕是地方市县级科研院所里,你找不出几个像他这样的。我是真认为这个孩子不错,能够踏实下来搞大田育种的人不多啦,育种学是生命学院的重点学科,也是省重点学科,要想干事业,没有人手怎么干?”

“老秦,你别扭曲我的意思,你留人可以,我的建议是从其他高校引进人才,形成学科上的互动和交流,对你们水稻研究所是好事。”

秦怀春一抬手,打住胡全安。

“王校长,老胡的意思我很理解,从心里也很支持,谁不想往好的方向发展,可问题是,咱们的水稻育种学科在林海省来说是特色学科,首先,咱们不搞杂交稻,你数着手指头看看,全国有几家高校在搞常规稻育种研究,这决定了选择面变窄了,我自己也有个底线,我留的人,必须对我搞的东西熟悉,其二,事业心要有,选择工作不是选择生活,如果这个人只是为了单纯的留在高校,把高校当成一个工作的平台,这种人我坚决不要。我之所以留自己的人,一来,他是我一手培养起来的,我做什么他清楚,再者就是信任问题,这样的人用起来顺手。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崔挽明最适合不过。”

王校长谈不上为难,但两位各执一词,都有几分道理,他端起水杯,半天不喝一口,望着主楼下面那块大石头上的校训——博闻强识,富民礼国。

“人才,何为人才?英雄应有用武之地,适合的即是合理的,我同意怀春同志的看法,咱们一个萝卜一个坑,但一定要相互契合,只有互为利用,才能发挥出人才效应,反过来,便是损人不利己,北川大学不干这种缺德事。”

“王校长,这……”

“老胡啊,这两年你在生命学院主抓科研,心思都花在学术理论建设上了,咱们的老本行可丢不得啊,有时间啊,多到下面看看,看看咱们的育种基地,看看这些育种家都在做什么。学科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但解决林海省吃饭问题也是个很有意义的主题啊,不但现在不能放,以后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希望你啊,回去后好好总结,你的顾虑我们校党委会已经讨论过了,近期我们会有通告出台,不同学科不同对待,引进人才也是,会考虑到你的意思,但育种学科这方面,还是让怀春同志自己定夺,专业的事他比我清楚,在留人问题上,他恐怕比你我都要明智,这件事就到这里。”

王校长的盖棺定论虽然没有让胡全安信服,但也算是站在中间立场,均有顾及了。

这样的结果,秦怀春是满意的,对于胡全安的质疑,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学校还没出公示,秦怀春便大张旗鼓的在实验室宣布了崔挽明留校的事实。

这样一个时刻对崔挽明来说得来不易,这是他用七年青春换来的一个新起点,但同时他又感到痛苦,他没有能力和办法说服妹妹留在林海省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没有办法和刘君继续在同一个战壕工作,更无力挽回刘君和崔小佳的爱情长跑。

崔小佳领完毕业证,没参加毕业典礼就要走,幸好崔挽明发现及时,才在火车站堵住了她。

“你真是不听哥话,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用,你也不是孩子了,只是你连句告别的话都不说就走,怎么,就这么讨厌我?”

刘君站在兄妹两跟前,站在陪伴了他六年的女孩面前,重重的垂下了头。

崔小佳看了眼刘君,又看看她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粮战》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