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灵活应变的管理模式
人们有时候把商业活动看得过于严肃。商业活动并不等同于生活本身:在生活中充满了悲剧因素,而商业活动则不是,在商业活动中并不存在你无法避免的灾难——只要你察觉到它们的到来并相应地采取调整对策。
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关管理的理论已经有了诸多阐述:X理论、Y理论、领导方格模式、目标管理等等。甚至还出现了一本告诉经理们如何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奇迹般地学会高超管理技巧的书,就如有一位圣人莅临我们的工作场所,只需用手往我们的额头一指每位员工就茅塞顿开一样。此外,诸如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穿着打扮、怎样整理我们的办公用具,甚至午餐应该点什么样的菜一样,其他读物更是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这些理论要么过于深奥,要么流于言表,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只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
事实上,在实践中存在三种管理类型。一些人能够准确地预见到即将发生的变化并加速这一变化的进程。另一些人在变化已经到来时有所察觉,从而可以在还不太迟的时候作出相应的调整。还有一些人从来没有察觉到发生的变化,因而他们也压根不会调整自己。其中,最后的这种类型总是被时代的大潮挟裹而去,或者被日新月异的变化所倾覆,并且,它通常总是涉及了某位傲慢无礼、刚愎自用的领导者,后者我行我素,多年来沿用一套一成不变的陈规旧习,并最终随同这套陈规旧习被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永别了,不能灵活应变的管理模型!
一个人的管理风格是那些你所知道并推崇的其他人的管理风格的精粹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你最终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所谓的管理并不是管理人,而是管理事。你需要的是领导人们。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正确的。
我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想去管理任何人,我只是想方设法地领导他们。
领导能力是一种很难定义的东西。当你被这种能力所包围或者是你亲眼目睹它时,你就会有深切的体会。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重要内涵存在于你自己的大脑中在想些什么——你对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不是你对他人该做些什么。
领导能力的一部分就是不断冒险,对你自己建立信心。在你的一生中,你不得不多次扮演学徒的角色。假如你能够给我举出一个从来不想当学徒的人的例子,我也必定能够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个人永远都不会有所作为。如果你想玩高尔夫球,你不得不以学徒的身份来学习如何打球;如果你想进入一个新的团体,你同样不得不以学徒的身份来学习这个团体的规章制度。那些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很少有去做学徒的勇气;他们害怕自己会遭到失败。但是,也有一些人满怀信心、毫无顾忌地去尝试、去创新,并不断地取得进步。
在实业界,那些缺乏信心的人的身边通常充斥了一批惯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小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自负心理。如果我的管理风格是到处支使他人,你可以以你的生命打赌这种作风会在组织上下到处盛行。在管理优良企业,那些才干卓著、能力一流的人会发现他们的学徒期短暂得令人惊讶。只要你具备相当的条件和能力,你就可以在管理层级上迅速地攀升,因为在权力金字塔的顶峰总会有你施展才华的空间。
领导能力是那种把良好的意图转变为积极的行动的品质,它能够将一群散漫的员工组织成一个强大的团队。无论是在商业活动中还是在政坛风云中,我早就已经认识到人们热爱一个高超的领导者。他们喜欢有魄力的举动。
你的领导必须建立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你并不高高凌驾于你的职员之上作威作福、发号施令,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你用虚假的表扬和赞誉来为他们打气。
你可以做某些工作来建立一个组织,这样的话,领导能力就可以在各个管理层级上发挥作用。
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组织目标上,而不是在组织规模上。你不能用规模来衡量一个地方,除非它是一个露天足球场。
想要找到一家规模庞大而运转高效的企业是非常困难的。我完全知道规模经济以及与规模随之而来的诸多优势。但是,如果你到企业内部深入地考察一下,你就会轻而易举地发现在大规模组织内商业活动是如何地低效。在绝大多数企业的官僚机构的内部,无所事事的闲散冗员要比正经工作的人还要多。尽管大型企业在建立巨大的装配线上独具优势,但是,它们在调整这些同样的装配线并使之适应变化的条件时却困难重重。
由于和外面真实的世界互相隔离,绝大多数管理人员甚至注意不到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变,更不用说一些细微的前沿变化了。在我们的一些主要企业的高层人士中,真正具备远见和深刻洞察力的人非常少。“美国人具有一种开拓精神,一种我们不得不将其击败的创新精神。”一位日本的官员在1939年这样说,他是在当时认识到了美国式资本主义的真正力量而有此感慨的。然而,时光并没有流逝多久,在美国的实业界普遍的惰性就取代了创新精神。一旦国外的企业在我们的国土上纵横驰骋,某些令人感到心痛的东西就清楚明白地揭示在我们面前。
汽车工业就是被官僚的惰性搞垮的一个典型产业。当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还局限于细枝末节的改进调整、安于小成、不思进取时,日本和德国的同行却在埋头苦干、卧薪尝胆、集中精力研制更先进的汽车,终至后来居上。当发现大势已去、优势尽失时,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只能急急如丧家之犬,跑到华盛顿请求救援和保护。规模庞大给它们带来的所有后果就是应变迟缓、软弱无力。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尽可能少的人管理尽可能多的资产,相较于规模来说,赢利是衡量商业灵敏度的更好的指标。
在领导过程中应忘记年龄界限,这意味着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我对年轻人有着特别的偏好,但我同时也认为所谓的年轻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所感兴趣的只是一个人是否能胜任他的工作。
年轻人有时候的确是有一点轻率卤莽,但是,他们通常很有创意,能够提供一些绝妙的主意,这很好地弥补了他们前面的不足。在挑选员工时看重的应是他们的智力、态度与抱负。根据多年的经验,我确信一个人可能在30岁时就暮气沉沉、心如死灰,也可以在70岁时仍然精力充沛、生龙活虎——这都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在组织中不要拘泥于刻板的规章制度,应尽力创造一种平易随和的组织气氛。协商谈判是进行商业交易的自然方式。尽管书面文字是保存记录和记载细节问题的最佳载体,但谈话有助于思想的交锋,并能产生新的观点。沟通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我所说的并不是那种正式的会议,而是高层决策人员之间经常的谈话。不管你们置身何地,谈话都应该随时随地发生。
在存在良好沟通的条件下,就不会出现面对意外时的措手不及。我讨厌这种情况,因为它令我感觉自己没有掌控全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马斯洛精选集:人本管理》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