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效思考与发展模式
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比较喜欢做有价值的工作胜过无价值的工作。这是人们对于价值观、了解世界赋予意义的高层需求。如果工作毫无意义,生活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生命的意义也变得虚无起来。
在这里我可以运用的一个例子,便是弗洛伊德主张个人的本能欲望是有限的。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可知,每个人都只有一定限量的爱,如果给这个多一点,给其他人的爱就变少了。例如他对自爱的主张,他觉得一个人愈爱他自己,对别人的爱就愈少。这就好比一个人只拥有一定数量的钱,花掉的钱好比是给自己的爱,而剩下的钱好比是对别人的爱。显而易见的,这和弗洛姆、荷妮(德国女精神分析学家,但是她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原则,她认为在人格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本能,而是他的文化及社会条件;文化及社会条件是人们产生焦虑及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以及其他人所定义的爱刚好相反。最终他们一致认为,至少在一个良好正常发展的社会下,爱会衍生出更多的爱。
也就是说,你所付出的爱愈多,将会因此创造出更多爱的财富。这就好比一对热恋中的年轻男女,如果能互相为彼此付出,真心爱对方,就有能力去爱整个世界。他愈爱他的爱人或妻子,就愈有能力去爱自己的小孩、朋友甚至全体人类。
另外是一个使用金钱的例子。如果你以前有一笔钱,必须非常小心地拥有,你尽量不去花钱,还把它藏在地底下或锁在保险柜里。但我们却忽略这样一个规律,钱应该是用来创造利润的,尽量利用、投资,而非保持它的价值。在经济王国里,应该提高钱的价值,增加钱的数量。事实上,慷慨往往能增加更多财富而不是减少财富。
就这点考虑,与南美洲人和欧洲人相比,我认为美国生意人的做法以及想法非常特别。前者比较倾向堆积大量的存货,以最高的价格卖出,以赚取最好的利润。不过,拥有比较先进思想的美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学到,周转率愈高,所能赚到的钱就愈多,即使每一次所获得的利润可能不是很好,但因为周转迅速,最后反而累积了比较多的利润和财富。反过来看,一些手头拮据、小气又小心眼的拉丁美洲的杂货店老板,可能会在一次的交易中赚到很多钱,但是却不能累积更多的财富。例如汽车大亨亨利·福特的例子,亨利·福特通过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堆积大量的财富,通过把产品的价钱降低去提升销售量,因此他能累积庞大的财富,而且变得越来越富有。
利开特所写的著作《新管理模式》中曾研究过这样一个案例——影响力,使他发展出“影响派”的理论,我引用他在57页中所写的内容:
企业或工厂中的影响力是一定的。因此可能的结果是:若部属对组织的影响力愈大,主管的影响力就愈小。企业的权限是固定的,如果某些人拥有得愈多,其他人占有的就愈少。
然后他在58页写着:
较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属下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加高生产力主管的影响力。
总体来说,在团体运作的情形下,你给予员工愈多的影响力和权限,你所得到的就会愈多。我们必须朝此方向发展努力,我们必须使每位员工都变成将军,而不是墨守陈旧的教条,认为只能有一位将军。在此项假设下,将军领袖就等于领导一群得到很大自主权的将军队伍。领导者赋予每位员工较大的权力,然后他将会惊讶地发现,实际上所获得的权力和影响力比原来的做法还要多出许多。因此,他付出得愈多,得到的也就愈多。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科学领域中的慷慨和开放的问题。科学家最在意的是权力和科学秘密以及拥有一份安全感。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比起监控苏联科学家更能造成无可比拟的伤害。这是一种伤害我们自己而非苏联的方式,原因何在?因为科学依赖于慷慨,知识能创造更多的知识。
企业界也有类似的商业情形。当我问凯依他是如何处理商业机密时,他却说他们没有任何商业机密,唯一的秘密就是未来的运作计划,至于电压计实际生产过程的知识,都是公开的。如果有人抄袭他们的生产过程,其实并没有多大好处,因为那是他们管理制度所产生出来的结果。即使是最高明的小偷,也无法偷走创造力或良好的管理制度。
或者我们可以换用别的方式来阐述这个问题。任何发掘电压计制造秘诀的人,最终会成为一个发明者,因为他们会发现制造这种东西的方式,就是成为一个有创作力的人。如果我们让工厂自行全力运转,并将所有信息公开,对我们社会的经济体系将有很大助益。因为,企业不断地运作,就会自动培养好的工厂、好的管理者以及好的员工,而不会关门大吉或减少产量。
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经过一连串的事件后,我再也不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别人窃取。理由很简单,偷盗者是一个品质低下的人,偷走的都是最差的东西。我不再为此生气或想全力保住秘密,反而觉得他们的行为有趣、好玩,所以我也不用烦恼如何隐藏我的想法。对于想法的讨论过程,才真正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使得原本只有一打数量的点子,暴增为100个点子。抄袭或窃取就像只偷到蛋、没偷到下蛋的鸡一样。简单地说,钱必须充分被运用,心智必须充分被运用,创造力必须充分激发,而不是将其囤积起来,吝于花费,担心一使用就会减少数量。
上述的所有一切都表明,拒绝和别人分享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想法。比方说,有关兄弟姐妹之间的敌对现象就反映出利益有限的想法。每一个小孩都想一个人霸占母爱,所以对新生的弟弟或妹妹也拥有母亲的爱感到气愤,因为他认为,如果母亲把爱给了弟弟或妹妹,那么就没有多余的爱可以分给他。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他才会了解,母亲的爱其实是可以同时分给两个孩子,或4个孩子,甚至18个孩子。他还会明白母亲愈爱其中一个孩子,也就会愈爱另外的几个孩子,而不会减少对任何一个孩子的爱。
有关综效原则的另一个方面是,你享受着使别人快乐的滋味,别人快乐你也跟着快乐。或者实际一点地说,综效是指你自私地享受着让别人快乐的因素,所以你比以前更懂得去爱别人。因此综效性的经济体系应是制造无限量的更低价格的产品,而非有限数量的高利润产品。一个人如果愈慷慨、愈懂得爱、愈具综效性,他就愈喜欢赠送1000台收音机而不是100台,因为这项慷慨行为会创造更大的快乐,他也更能享受自己的慷慨。无限量的生产代表着对他人更多的关爱,更具有利他主义;有限量生产的人关心自己甚于他人,也就是倾向于利己主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马斯洛精选集:人本管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