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想经济下的商业利润论
其实应该将无形的高层需求纳入资产负债表中,但是从没有人这么做。不过,这却是非常真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一个明智的人,愿意继续守着一个毫无意义的工作,而不转换到另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工作呢?
若要重新定义“利润”,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义“成本”,也必须重新定义“价格”。也许我应该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完成这项新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始。就我以前所读过的一些管理书籍可知,古典经济学理论完全建立于低层的基本需求,根本没有考虑高层需求或超越需求。此外,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所有事物都可以相互替换;换个方式来说,就是所有物件、品质和特质的计算,都可以转换成金钱的运算,因此可以纳入资产负债表中。
可是,以我们企业界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不仅已经过时,而且毫无道理可言,因为我们现在终于意识到,人们除了低层需求以外,还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因为在更为富裕和自发的社会,高层需求显得更为重要。依据之一是金钱在现今的社会中,已不再是一项重要的需求,大部分人跳槽并不是因为追求更高的薪资,除非薪资的差距极大。
另外一种说法是,每个人都可以相当容易地得到足够的金钱,基本需求也已获得满足。于是,金钱就变得没那么重要。当各种劳力的报酬愈来愈高时,就愈有可能以少量的工作,赚取生活所需。任何要想成为无业游民的人,如今就更容易了。在现今的社会,谋生更为容易;对于现今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谋生代表过着有车子、房子、花园的生活。
如果这是真的,而且好像大家也都这么认为,大部分人是很难从他们目前的工作中跳槽的。除非另一个工作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此外,许多人会顾虑到非金钱因素的考量。例如,我曾经向安德鲁·凯依提过,当有人提供一份新工作时,我总是会把无形的东西换算成金钱上的价值。例如必须放弃好朋友、美丽的居住环境,放弃原来的同事关系或是熟悉的原有环境,或是觉得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很麻烦,又或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很麻烦等等。
我曾一次又一次地琢磨,如果放弃与知心朋友间的友谊会损失多少钱?从我的生活经验中可知,在短时间内发展另一段亲密的友谊是很困难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应该每年值1000美元、500美元、还是5000美元呢?无论如何,这种朋友关系价值不菲,因此有必要考虑进去。假设一个亲密朋友每年值1000美元(这是一个平均数),那么这个新工作的报酬就必须随着提高,不论是2000美元、3000美元或4000美元,都和原来预估的有差距。我可能真的会失去一些无形的价值或金钱上的实质价值。如果我把这些无形的、更高层的需求都算进去的话,换工作的结果只会造成无形价值或金钱上的损失,除非我们没有把这些无形的、更高层的需求纳入资产负债表。过去没有人把这些无形价值算进合约或资产负债表里。但是对明智的人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业社会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为何一位优秀的人才宁愿待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会不会是他喜欢现在住的房子,有一个很好相处的老板、同事?有一位细心的秘书或负责任、很爱干净的清洁工?还是他所居住的城市很美丽?对任何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所有有关气候好坏、地理环境以及小孩的教育问题,都是人们考虑的重点。
从传统的观念来说,人们对老式赋税的理解就好比被强盗强行索取,或是被流氓以武力威胁任意勒索。芝加哥不良少年集团向民众强行收取的“保护费”,就很接近“税”原来的意思。这个字至今仍保有部分的隐含意义在内,也就是一群独裁贪心的人强迫人们付钱,他们却不回馈任何东西,只因为他们拥有武力或权力。缴税和收取保护费没有什么差别,而这些无辜的纳税人还必须面带微笑地付钱。
不过,在一个良好、理想而健全的环境下,税的意义就会完全不同。它是获得服务的必要支出,至于金额多少则是大众共同协调的结果。否则就长期而言,一个永久经营的健全企业就必须自行支付庞大的费用,自行取得各项服务。这笔支出将对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服务项目包括日常用水、治安的维持、医疗服务、消防服务,以及其他的公共服务等。
其实,纳税是一件很不错的交易,对任何一家长期经营的企业来说,可将其视为必要的支出,是一项高效回报的投资。毫无疑问的,这笔庞大的税捐收入将会用在学校和教育支出上。对企业而言,可以将它视为社区培育各项高技能工作者和经理人的一种提前消费。如果社区无法教导人们阅读、写作或算术,企业就必须自行承担教育的任务。如果没有健全的教育体系,企业就必须自行建立一套教育体系,然而这笔花费却相当惊人。
当然,以上所说的,即是在开明管理政策下,人们越高度发展,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就越有利。不过,在X理论的管理原则之下,情况恰恰相反,因为独裁管理建立在无知以及恐惧之上,而非建立在开明、自发与勇气之上。
我们必须以比较严谨的理论构架,处理高层需求经济与超越需求经济的问题。我不清楚对于旧有经济理论和执行方案还需要做多大的修正,也不知这些理论允许有多大的修正,不过,这些修正是绝对有必要的。有几点必须先行修正一下。其中之一:在富裕而良好的社会,拥有心理健康的人们,最底层的生物需求很容易获得满足,只需要极少的金钱就能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当我们提升至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我们花更少的钱满足这些需求。换句话说,当我们达到最高层次的需求时,一切都是免费的,或是几乎免费,另一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并归属于货币经济。也就是说,只要发展健全,连最贫穷的家庭也能得到这些需求的满足。
人本管理模式所要追求的目标,就是达到较高层次的需求。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人本管理:以非金钱的方式努力满足工作场所中的高层需求。换个方式来说,就是说通过工作内化和工作环境条件给予高层需求的满足,而不是给予金钱,然后利用金钱从外购买高层需求的满足。我们可以探究得更深入一点,以便清楚地分析X理论与Y理论的不同;X理论的动机论只包含低层需求,而Y理论的动机论比较多元化,更具科学性,也更贴近事实,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的高层需求,并将其视为工作场所或经济环境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