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第三十三章:皇上昏庸,气死忠臣孟珙
临安城金銮殿上,满朝文武恭请理宗圣安,丞相郑清之出班言道:启禀皇上,老臣已于前日黄昏接到孟珙将军与梁山伯将军奏捷折子,故今时早朝呈皇上御览,言罢郑清之将奏本交于太监刘公公。
刘公公接过奏本便呈于理宗,理宗接过奏本详加御览,看后亦是龙颜大悦,同时取过朱笔在奏本上批下允准并加盖玉玺,继而又令太监刘公公将奏折交由丞相郑清之及百官详看。
理宗环视朝堂对百官言道:今时孟珙与梁山伯大军连克荆门军、郢州、樊城,并已收复襄阳,朕欲犒赏三军,众卿家意为如何?丞相郑清之躬身回言:回禀皇上,孟将军与梁将军收复河山乃为臣道,是托皇上洪福,是为天佑大宋,皇上可赐美酒先行予以赏赐,待班师回朝再予以加官晋爵。
言罢,一众文武亦出班附议,理宗见百官皆无异议遂又取过朱笔先后写下一道圣谕、一道手谕,后将圣谕、手谕交于郑清之言道:丞相,手谕由禁军前往御酒坊宣示,圣谕前往襄阳府宣诏,郑清之领旨退回班中;退朝后,郑清之与众文武一一道别,而后乘轿前往殿帅府。
来至殿帅府,郑清之见到李峰严先行取出手谕言道:李将军,此乃皇上手谕,将军可打开详看,将军即刻前往御酒坊取得美酒,李峰严接过手谕详看;郑清之又递上圣谕说道:此乃圣谕,劳烦将军赶往襄阳宣诏犒赏大军,李峰严叩谢圣恩便接过圣谕,而后将手谕放于衣袖之中,李峰严紧握圣谕拱手拜别郑清之,随后率领一千禁军赶往御酒坊,郑清之亦离开殿帅府返回枢密院。
御酒坊中,李峰严取出理宗手谕交由御酒管事陈枫绍,陈枫绍看后不敢怠慢言道:李将军取酒便是,继而又将手谕交付李峰严,李峰严遂下令禁军于御酒坊中搬出五千坛御酒装于马车之上,妥当之后,李峰严离开御酒坊率领一千禁军启程奔赴襄阳。
到了襄阳城南门外,李峰严取出禁军腰牌示于城上守军,城上守军见是禁军到来,便报于豹卫副统制贺辉腾知晓,贺辉腾得报后立于城上凝望,只见禁军统领李峰严按剑坐于马上,遂即传令打开城门放李峰严入城,同时与十数名宋军也下得城楼迎接李峰严。
李峰严率禁军满载御酒进入城中,见到贺辉腾前来相迎便翻身下马拱手笑言:贺将军别来无恙,今日得见,贺将军愈发威风;贺辉腾回礼道:李将军一路奔波辛苦,本将未有出门相迎,还望将军海涵。
李峰严回言:贺将军休要如此说来,峰严不敢当,劳烦贺将军派人将御酒先行安放于大营,待峰严见过孟将军与梁将军后再宣旨犒赏;听罢李峰严之言,贺辉腾便令豹卫步军统领胡培欣与一千禁军护送御酒赶往大营,之后与李峰严朝襄阳府衙而去。
贺辉腾引领李峰严进入府衙中,孟珙、梁山伯及钟平云、祝英台、唐啸风诸将正于堂上调整襄阳防御部署,见贺辉腾与李峰严进得大堂便迎上前去,而后贺辉腾与李峰严、孟珙、梁山伯请辞返回襄阳南门。
李峰严见礼言道:末将今时奉皇命前来襄阳犒赏诸位将军,末将对诸位将军也是仰慕之至,今时得见更是三生有幸;孟珙、梁山伯回礼同时言道:李将军请上座;李峰严躬身回道:两位将军折煞末将,末将未建尺功,岂敢于诸位将军面前逾礼。
梁山伯回言道:将军此番前来身负皇命,即为代天巡狩安抚边城黎民兵勇,理当上座;孟珙接言道:梁将军所言甚是,李将军贵为皇差,本将与梁将军怎能怠慢,若被朝中奸邪之人知晓,本将与梁将军以及诸位将军,恐怕要背负居功为傲大不敬之罪,言罢众人朗朗而笑。
李峰严见梁山伯、孟珙言语坚决便躬身上座,而后梁山伯、孟珙也致礼坐定,祝英台、钟平云、唐啸风、宋若雪、陈凝霜、秦耀升、齐祥诸将依次坐于两旁,襄阳府衙婢女沏上香茶一旁侍候。
李峰严呷了一口茶又起身言道:孟将军、梁将军接旨,孟珙与梁山伯听后忙与诸将起身跪地叩首聆听,只见李峰从衣袖中取出圣谕念道:‘朕欣闻二位卿家连克数城收复河山,继而又复得襄阳令蒙军为之丧胆惊魂,亦扬我大宋之威,抚我边河子民,朕心甚悦,故赏赐美酒五千坛先行犒劳军士,待返朝后再另行封赏,钦此’。
孟珙、梁山伯及诸将再次叩谢圣恩,起身接过圣旨后,孟珙、梁山伯同李峰严饮茶相谈浴血蒙军之事,李峰严亦听得慷慨激昂;半个时辰过后,孟珙与梁山伯、钟平云、祝英台以及唐啸风五人,引领李峰严前往大营犒赏宋军将士。
来到大营,定襄军与孟珙大军列阵待命,孟珙言道:李将军今奉皇命前来襄阳犒赏众将士,皇上对将士浴血复收襄阳甚是欣慰,故皇上赐下御酒,望众将士此后能奋勇杀敌收疆复土,定襄军与孟珙大军听孟珙说完亦跪地三呼万岁。而后李峰严令禁军将五千坛御酒交于徐恩明、周泰、马齐、周斌以及孟珙大军诸将,将士们欢呼雀跃亦开启封泥欢饮御酒,而李峰严与孟珙、梁山伯及诸将则返回府衙开怀畅饮,直到众人酩酊幸尽方各自回房安歇,梁山伯、孟珙、钟平云、唐啸风忧于宋蒙事务自是无心贪杯,待李峰严入房安歇后便分别于襄阳各处巡视。
三日后,李峰严辞行孟珙、梁山伯返回临安复旨,孟珙与梁山伯则于城中查访民情,于军中督教操演;半月过,孟珙与梁山伯坐于襄阳府闲述,孟珙对梁山伯言道:梁将军,今时虽然收复襄阳,但由于蒙军对襄阳大肆破坏,已导致襄阳城防破落不堪,人员物资严重匮乏,虽然此前重置已显成效,奈何此时襄阳城仍是易攻难守之城,另据探马来报,蒙古窝阔台已调遣三十万步军、马军意欲夺取襄阳,蒙军此番是势在必得,本将唯恐祸及黎民以致生灵涂炭,故思量再三,意为应当暂避蒙军之锋芒,本将所率大军及将军所率定襄军可先行暂弃襄阳,不知梁将军意下如何?
梁山伯回言:孟将军所虑甚是,十数日来,山伯巡查内外城防,多是残垣断壁,虽予以数次修缮,但襄阳终是易攻难守,此前百姓又饱经战火,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恢复以往,山伯愿与将军一道上书朝廷,随后,孟珙伏案书写奏本,梁山伯则凝视着云空久久不能平静。
稍时,孟珙将奏本书写妥当并交于梁山伯查看,梁山伯看后便挥笔具名于奏折之上,之后孟珙又派出八百里加急送往临;朝堂上,理宗察看着孟珙奏本,之后龙颜不悦抛下奏本道:丞相意为如何?
郑清之接过奏本详看后回言:启禀皇上,孟将军所言亦无虚妄,老臣也据探马回报称窝阔台已调遣蒙军三十万直逼襄阳,望皇上圣裁;理宗听后回言:朕今时困乏,就由丞相代朕拟旨,言罢,理宗弃下满朝文武径自进入内宫。
郑清之无奈之下便返回枢密院草拟圣旨,圣旨草拟过后,郑清之又返回内宫,将圣旨交由太监刘公公送与理宗御阅,理宗接过圣旨一阵详看后便从腰间取出玉玺盖上,随后又交付刘公公转于郑清之。
郑清之接过圣旨不敢怠慢,即刻赶往殿外寻到李峰严言道:劳烦将军再次赶往襄阳传旨;李峰严接过圣旨回言:丞相放心,末将即刻赶往襄阳,李峰严辞别郑清之来至御马厩,牵过一匹战马便飞驰襄阳。
数日过,李峰严赶到襄阳,进入城内便直入襄阳府,孟珙、梁山伯见李峰严再次到来襄阳,亦知定是有圣旨传下,遂跪地言道:请将军宣旨;只听李峰严念道:圣谕,‘令孟珙与梁山伯弃守襄阳前往荆门军驻守,同时孟珙任职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兼夔州路制置大使,梁山伯为京湖安抚制副使权知襄阳府事,二人全权负责襄阳所属防御之责,钦此’,孟珙、梁山伯便叩谢圣恩接过圣旨。
起身后,李峰严同孟珙、梁山伯辞行赶回临安复命,孟珙、梁山伯遂将李峰严送至南门外,待李峰严扬尘消失于眼帘,孟珙、梁山伯便率领大军赶往荆门军。
此时,窝阔台于襄阳失守,仍是耿耿于怀恼怒异常,故命蒙古大将都赤、耶律洪率领蒙古步军、马军三十万再度入侵襄阳,另一路派遣蒙古大将塔海、秃雪率兵八十万杀入巴蜀;都赤、耶律洪领命后经过十数日星夜兼程进入襄阳,而孟珙、梁山伯也率领大军过樊城、郢州驻守荆门军。
蒙军另一路塔海、秃雪所率八十万亦迅速推进到了巴蜀以东,并相继攻破开州抵达万州长江北岸;宋军得知蒙军卷土重来,遂急忙屯兵于长江南岸等待,孰料塔海、秃雪在万州长江北岸列出大批船只是有意而为之,意在麻痹宋军,故做出了一副强行渡江姿态,塔海同时又命蒙军汉将汪世显于上流设下伏兵待命。
一切准备妥当,蒙军开始大张旗鼓由北岸渡江,南岸宋军则出动数百艘战船仓促迎上阻拦,而汪世显于此间率领伏兵乘小船直接冲入宋军船队,顿时宋军舟师背腹受敌被蒙军大败而退,塔海遂率蒙军顺势将宋军追击到达州以东重镇夔州并直逼夔门,秃雪率其余蒙军则从万州渡过长江,沿南岸急速向夔门挺进。
蒙古两路军马此时已兵临夔门,边报传至临安,理宗得报大惊,遂与丞相郑清之以及百官朝堂商议,郑清之躬身言道:皇上,夔门扼荆襄咽喉不可失也,皇上可降旨孟珙将军援救夔门以解荆襄之危;理宗听后言道:刘公公,朕命你即刻前往荆门军传口谕于孟珙,令孟珙速往夔门抗击蒙军,刘公公不敢有违便出得朝堂,挑选两名禁军后奔赴荆门军。
经过数日兼程,刘公公在禁军护卫下进入荆门军,梁山伯与孟珙正于城内访查民情,刘公公见到孟珙、梁山伯便下马言道:孟珙、梁山伯接旨,二人见刘公公来至荆门军大为诧异,遂跪下言道:臣梁山伯、孟珙恭请圣安。
刘公公又言道:皇上口谕,‘令孟珙旨到之日速往夔门抗击蒙军,荆门军以及荆襄事务由梁山伯节制,不得有误’;刘公公宣罢口谕,孟珙便命黄飞信、贺辉腾引领刘公公与两名禁军于荆门军衙门安歇。
继而,孟珙又对梁山伯、祝英台、钟平云、周泰诸将言道:荆门军及荆襄事宜就有劳梁将军与诸位将军,梁将军需谨防蒙军南下荆门军,荆门军绝不可弃,绝不可失,荆门军若失,则江陵、汉阳军、鄂州危矣,鄂州若失,则危及淮南西路与两浙西路。
梁山伯回言:请孟将军安心,山伯在,荆门在,随后,梁山伯与孟珙一道来至大营,孟珙点齐所属兵马后便前往夔州路,梁山伯则与钟平云诸将返回荆门军衙门。
此时,孟珙兄长孟璟任职为荆湖安抚副使并知峡州,秃雪亦调派蒙军汉将汪世显率万人进逼峡州,孟璟知晓后唯恐难抵蒙军,便派出家将孟维向孟珙求援,而后孟维于半途拦下孟珙大军并严明求援之事。
面对蒙军十倍于己,孟珙深知绝对不能轻易分兵援助,必须找到一个合适区域设伏防守,孟珙随后判断出蒙军汪世显所部必取道施州、黔州渡江,于是派统制孟飞率三千人驻屯峡州,命统制张桂合率五千人屯归州,另命都虞候韩勇率二千兵力增援归州重要隘口万户谷。
而蒙军在夺取襄阳后再次南下进犯荆门军,梁山伯、祝英台、钟平云以及唐啸风五人率领龙卫、虎卫于城下列阵,只见一蒙将拍马上前叫嚣道:本将为万夫长鲁不都花将军麾下桑琦是也,城下宋军谁来受死;秦耀升愤于鲁华源埋骨襄阳便拱手言道:将军,末将愿往诛此蒙贼;梁山伯回言:秦将军务必小心切莫大意。
随后,秦耀升施展金雁功掠至阵中言道:蒙贼休要狂悖,秦耀升来取尔狗命,言罢一剑刺向桑琦,桑琦挥下狼牙棒挑开宝剑,遂即于马上一招斜击秦耀升右肩,秦耀升侧身躲过并跃至桑琦马后,继而腾起一剑刺向桑琦后背。
桑琦听得背后剑气袭来忙回身拨开长剑,同时翻身下马横扫秦耀升下盘,秦耀升退后三步躲过,旋即挽起剑花搅向狼牙棒,桑琦身形向左侧转去,同时挥下狼牙棒压向宝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梁祝后传》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