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金童玉女归位,期待来世姻缘
次日鸡鸣三遍,梁山伯见祝英台正安然熟睡便身穿天梭乌金甲,腰悬湛卢剑,右手紧握沥泉枪,左手提上酒坛悄然出门;出得房门,梁山伯径自往山上而去,一路上,梁山伯用沥泉枪做拐杖缓慢走向桃苑山山顶;伫立于山顶之上,红日已从东海冉冉升起,梁山伯将沥泉枪立于地上且紧握枪柄,继而凝望着崖山方向浊目湿润。
此时此刻,梁山伯脑海里浮现出临安武试与徐恩明、周斌初识,二人皆是风华年少,一招一式亦是历历在目;天降大任,之后奉皇命与钟平云绍兴平叛又缔缘祝英台,相识冯延道;平江府大湖剿匪亲率周泰、黄飞信、韩彰武同马齐、万勇更是并肩作战勇斗恶匪;庐州取粮,与谭方龄以及全真教门人亦是肝胆相照。后金兵犯境,更招集诸将辞别家小同贺辉腾收城复关。
梁山伯思索着,眼中也流露出或喜或悲,思绪又起,时值金兵犯境,又逢皇命招集诸将,诸将辞别家小北上收城复关,奈何冯延道、韩彰武与全真教门人先后血染北地;金贼灭,蒙古犯,与陈纪勇、许仁杰共抗蒙贼,合州葫芦谷一战,周斌、许仁杰相继归去,四守襄阳,周斌、谭方龄、马齐、万勇魂归泉台;乃至今时,周泰、陈纪勇、钟平云又随皇上殉国,独留贺辉腾与己苟安深山,思之此,梁山伯悲愤欲绝,紧接着鲜血吐于地上。
梁山伯拭去嘴角血痕,复运力将沥泉枪深入地下尺余,继而躬身取过酒坛,眼望苍穹悲怆言道:皇天在上,梁山伯自投效军前以来,与众兄弟浴血奋战,守土安民,奈何元贼残暴,取我河山、戮我黎民,梁山伯身为大宋将领深受皇恩,却有负贾大人所托、有愧万民所期,众兄弟先后为国殉难,梁山伯独留残躯难以追随兄弟同去,又不能战死沙场以报君恩,思之痛甚、悔甚,梁山伯亦无颜苟活于人间,唯今只有借这云岭顶以谢天下,言罢,梁山伯将坛中烈酒缓缓倒于地上。
梁怀岳、贺清芳更衣洗漱,过后便双双朝梁山伯、祝英台房间走去,祝英台也轻微翻转身子缓缓醒来,只见梁山伯不在榻上大惊,祝英台坐于榻上环视房内,又见湛卢剑、沥泉枪亦不在房中,祝英台慌忙取来衣衫穿戴,紧接着打开房门。
梁怀岳、贺清芳迎上祝英台,梁怀岳关切问道:娘,爹昨晚可是安睡?贺辉腾、陈霁月、梁怀玉、程颐也在这时来到祝英台面前;陈霁月问道:夫人,老爷昨夜睡得可是安稳?祝英台一并回言说道:适才起身时,老爷他已不在房中,湛卢剑、沥泉枪也不在。
贺辉腾对陈霁月言道:你在此陪着夫人,为夫与怀岳、清芳、颐儿先去房后找寻,紧接着贺辉腾又向梁怀玉说道:怀玉,你即刻去叫醒定襄、守襄、安襄一同找寻,贺辉腾说完便与梁怀岳、程颐、贺清芳前往房后,梁怀玉依次叫醒梁定襄、梁守襄、程安襄,祝英台心中不安也与陈霁月呼喊着、找寻着。
九霄云外,天王殿中,霞蔚楼台盘旋,檀香袅袅绕梁,六名仙童垂手而立,大鹏神正与托塔李天王、太乙真人、玉鼎真人、南极仙翁五位上仙身着宝衣道袍,盘腿谈经论道;大鹏神抬首时,忽然见道下界有一股悲怨之气直冲云霄,大鹏神掐指算来惊言道:不好;托塔李天王睁开神目便问道:大鹏神缘何如此?
大鹏神回言:适才信手算来,吾徒梁山伯有难,因那宋室被元军所亡,宋帝君臣十数万跳海而逝,今梁山伯意欲跃下云岭顶相随;太乙真人接言道:梁山伯与祝英台今世有百年姻缘,若就此魂断云岭顶,恐有违天意。
玉鼎真人亦言道:太乙道友所虑甚是,宋室气数已尽,人间当有此浩劫,今蒙元取赵宋而代之实属定数使然,大鹏神可速去制止以应天命当是;大鹏神听罢遂即起身辞别托塔李天王、太乙真人、玉鼎真人、南极仙翁向殿外走去;南极仙翁起身言道:大鹏神留步。
大鹏神转身问道:仙翁有何指教?南极仙翁又言道:此去施救,大鹏神定要好言相劝,万不可在世人面前泄露仙踪,此外大鹏神可将老君所著《道德真经》送于梁山伯,以待日后之用,南极仙翁说着便取过台案上《道德真经》递于大鹏神;大鹏神回言:谢仙翁赐教,大鹏自当谨记,并随手接过《道德真经》,而后大鹏神念动咒语,脚踏五色祥云向云岭顶而去。
不多时,大鹏神便飞临云岭顶上空,而后隐去仙光宝气立于云端,大鹏神凝神望向云岭顶,只见梁山伯已将余下半坛烈酒饮下,与此同时将空坛掷于地上,梁山伯拔出湛卢剑在山崖上巨石刻道:‘国破生悲,今无计、凄凄欲绝;思旧日,帐中披甲,几多豪杰;仗剑攻城驱惨雾,挺枪夺阵迎明月;入故园,怒发斩胡儿,征旗猎;金贼去,身未歇;蒙虏至,心难竭;更扬鞭策马、直教魂折;帝府臣民兵祸逝,崖山君相波涛灭;待来时,大漠挽强弓,收关阙’。写罢,梁山伯复将湛卢剑掷向巨石,湛卢剑却不偏不倚正中巨石中心,梁山伯继纵身一跃跳下云岭顶。
大鹏神于云端见之大惊,遂即念动咒语,化作本相金翅大鹏雕俯冲而下,后于云岭顶半腰将梁山伯托起,梁山伯已然昏迷不省人事;大鹏神托起梁山伯缓缓振翅向云岭顶飞升;到了崖顶后,大鹏神又振动双翅,施法取过湛卢剑与沥泉枪,紧接着直入云霄向梁山伯家中飞去。
到了梁家房舍上空,大鹏神背负梁山伯于空中盘旋,云端之上见到祝英台众人于屋后找寻,大鹏神便趁机俯身而下,同时化为道人模样将梁山伯放于石台之上;梁怀岳回头之际看到院中立一道人,石台之上平躺于一人,细看之下方知是梁山伯,梁怀岳忙走向祝英台言道:娘,快看院中,爹已由那道人带回。
祝英台听到此便凝目望去,只见是梁山伯师父鲲鹏道长,祝英台忙招呼贺辉腾、陈霁月众人来至大鹏神前,而后祝英台命梁怀岳、贺清芳、梁怀玉、程颐、梁定襄、梁守襄、程安襄参拜大鹏神,大鹏神轻扬拂尘含笑请众人起身。
众人参拜过后或坐、或立守护着梁山伯,祝英台言道:师父远道而来,英台未有相迎,还望师父莫怪;大鹏神回言:英台勿需担忧,山伯已然无碍,只是暂时昏迷,片刻便会醒来,可先于厨房准备稀粥,待山伯醒来饮下调养便是;梁怀玉、梁守襄听大鹏神言罢便去准备稀粥,大鹏神将梁山伯扶起坐于台上,而后于身后运气助梁山伯缓缓苏醒。
稍时,梁守襄将稀粥端至台前,梁山伯也在大鹏神运力下微微睁开双眼,梁山伯回头见师父坐于台上,孱弱泣言道:师父,山伯有负于朝廷,有负于万民,无颜苟活;大鹏神遂即言道:山伯无要再多言,为师已然知晓,先将稀粥喝下,为师有话予你及英台。
之后,梁山伯便听从师命将稀粥喝下,贺辉腾、陈霁月众人也凝神聆听,只听大鹏神又言道:蒙元代宋实属天意,钟将军与定襄军诸将以及崖山十数万臣民皆是应此浩劫,山伯不必过于自责悲伤,你与英台有百年姻缘,万不可有违天意,为师有道祖《道德真经》八十一章送于你二人习研,你二人要谨记为师今日之言,万不可再逆天行事。
梁山伯见大鹏神如此说来,便接过《道德真经》与祝英台拜谢;大鹏神又言:今后你二人要好生调养以应天命,为师就此别过,百年后自会与你二人相见,言罢,大鹏神挥动拂尘起身而去。
梁山伯与祝英台纵是难舍亦不便强留,唯有眸中含着泪与贺辉腾、陈霁月、梁怀岳众人跪地叩送大鹏神,大鹏神渐渐消失于梁山伯、祝英台众人眼帘,梁山伯在梁怀岳、程颐搀扶之下返回房中安歇,祝英台与贺辉腾、陈霁月众人前去桃林照看,大鹏神行至无人处遂脚踏祥云往天宫而去。
此后,梁山伯、祝英台与贺辉腾、陈霁月众人忙时耕作于田园桃林,闲时则研读道德真经与酿制桃花酒,若是天气晴好时,便与众人吟诗唱词,权做消遣。
其间,梁定襄与邻村黄慧芳喜结连理,程安襄与徐迎华缔结良缘,梁守襄也与赵明仁结成秦晋之好,六人也先后诞下三子三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贺辉腾、陈霁月合家上下于梁家宅院宴请村邻宾客,梁家自是一番热闹。
梁山伯与贺辉腾也分别为三子起名为梁兴汉、程复汉、赵卫汉,三女唤做梁清瑶、程碧瑶、赵云瑶,梁山伯与贺辉腾众人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享田园生活,尽享天伦之乐;梁山伯也于闲时,将生平所学兵法战策一一说来由梁定襄记下,同时将九宫八门阵、天罡北斗阵画于图形装订成册,梁山伯亲自为战策命名为《定襄纪要》。
夜深人静时,梁山伯望着天梭乌金盔甲与沥泉枪思绪万千,待祝英台熟睡后,梁山伯取过柜中匕首在沥泉枪铁柄上刻下‘定襄军’三个大字,之后梁山伯方和衣安睡。
次日凌晨,梁定襄、梁守襄前来侍奉梁山伯、祝英台更衣,梁守襄见梁山伯坐于榻上双目布满血丝便问道:祖父,昨晚可是又夜半方才休息?梁山伯回言道:定襄、守襄你们过来,祖父有话叮嘱你二人,梁定襄、梁守襄依言来至梁山伯面前。
梁山伯指向《定襄纪要》言道:定襄、守襄,你们应知晓此中记载着祖父生平所习兵法战策,待祖父与祖母归去之日不可掩埋于地下;梁守襄听梁山伯言之不吉回道:祖父定能长命百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志怪书》【轮回小说】【创客小说】【柠檬小说网】《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云朵和山先生》《寐姝色》《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四九看书】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梁祝后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