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52.多瑙河会议——谋求控制和管理多瑙河
多瑙河为欧洲第二大河,流经中欧、东欧许多国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因此,对于多瑙河的管理与控制,成为欧洲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早在1856年欧洲列强就通过《巴黎条约》组成“欧洲多瑙河会议”,对多瑙河及其沿岸国家进行控制。1921年7月,12个欧洲多瑙河国家和非多瑙河国家在巴黎召开会议,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签订了《多瑙河公约》(全称《制定多瑙河确定规章的公约》)。当时的多瑙河国家德国和非多瑙河国家前苏联未参加这次会议。根据《多瑙河公约》,成立了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组成的“欧洲多瑙河委员会”和所有多瑙河国家及英、法、意组成的“国际多瑙河委员会”。英国和法国虽是非多瑙河国家,却依仗其实力控制了这两个委员会,从而获得对多瑙河航行管理的支配地位。后来,希特勒德国在1939年把英法排挤出“欧洲多瑙河委员会”,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全控制了多瑙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彻底改观,多瑙河问题重新提到欧洲政治议程上来。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的英国和法国谋求恢复它们在战前控制多瑙河的特权地位,跃居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一心插手多瑙河的管理,由于合并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而成为多瑙河国家的前苏联则试图利用其新的地理条件和在欧洲的军事、政治优势,取得对多瑙河的控制权。在1946年12月举行的美英法苏纽约外长会议上,美英法和前苏联经过一番争执后达成协议:在对罗、匈、保和约生效后6个月内召开多瑙河国际会议,建立管理多瑙河航行的国际机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