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受西方的思想
凭着这一纸证书,在胞兄孙眉支持下,初中毕业后的孙中山,秋季又顺利进入了一所高级中学奥阿厚学校。
奥阿厚学校,是夏威夷的最高学府,相当于高中。学校是1841年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
学校采用美国学制,英语和历史教学最为著名,可以说是到美国大陆求学的预科班。
新的学校新的课程设置,除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还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这在中国学校是没有的课程。
随着知识的拓展,那隐藏在心底的反叛的种子将绽出新芽,抽出绿叶。
孙中山在奥阿厚学校仍然勤奋学习,刻苦用功,进步很快,一直是学校的优等生。
在课余时间,他除了自修中文外,还是特别喜欢读华盛顿、林肯等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对那些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们产生了敬仰的心情。
孙中山在檀香山学习的五年,正是当地人民反抗美国殖民统治斗争最激烈最壮观的时期,这当然也影响到孙中山的人生观的形成。
当时的夏威夷正处于反抗美国吞并的英勇斗争时刻。早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就认定夏威夷是它侵略太平洋各地的跳板,有了吞并的野心。
自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势力就逐渐侵入夏威夷。自此以后,夏威夷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成了美国的附庸。美国的侵略激起了夏威夷人民的极大愤慨,反美情绪日益高涨。
孙中山亲眼看到这一切,使他联想到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事实,逐渐萌发了反对殖民主义和要求民族独立的思想。
1882年秋,夏威夷国王环游世界后,顺应民心地提出了“夏威夷是夏威夷人的夏威夷”的口号,民气高涨。当地华侨中不少人也支持夏威夷人民的反美斗争。
可以说,夏威夷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给年轻的孙中山上了最好的一堂政治课,促使他对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前途与命运发生无限联想。
后来孙中山毕生为国家独立、民族命运而奋斗,与他在人生观形成时期的这种见闻、感受不无关系。宗教令他精神升华,革命却使他脚踏实地。
檀香山的读书生活,使孙中山视野拓展、心智开张。他的生活情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在潜移默化。
五年来的西式教育和西方宗教的熏染,檀香山人民反美斗争的启示,陶冶了这个中国青年的心灵,使他把所学的西方社会知识和自己身受的体验,融合为观察、思考祖国命运的新的价值标准,生发出救世济人的崇高理想。
虽然,这一理想的意识潜层中还烙下了宗教救世的印痕,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爱国心,毕竟不是寄托在彼岸世界的虚幻中,而是根植于改造落后祖国的现实沃土里,他已经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了。从那时起,他便从心里萌发了“良善政府”的蒙胧想法。
美国史扶邻教授在他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他在这个易受影响的时期留在了意奥兰尼学校,对他后来致力于国内革命并不是没有关系的,由于意奥兰尼学校支持夏威夷的独立事业,抨击亲美的吞并主义者的图谋,因此,它也许要对孙中山后来产生亚洲人必须抵抗西方侵略的政治观念负责。”
奥阿厚学校是夏威夷的最高学府,在这里毕业以后,如果还想深造,就只好去美国上大学了。
孙中山当然愿意深造,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未来。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在意奥兰尼学校,还是在奥阿厚学校,宗教教育都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校不仅专门开设了圣经课并由主教亲自讲授,学生早晚要在学校教堂做礼拜,星期天还要到校外教堂去做礼拜。
学校的师生大都是教徒。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孙中山逐渐对基督教有了信仰,并且开始热衷于《圣经》学习和宗教活动。
孙中山进一步受到了平等博爱一类宗教宣传的影响,因为他心里装着那些需要平等和爱的劳动人民,渐渐地他热心于圣经的学习和参加宗教活动。
越来越受基督教感染的孙中山经常研究教义,与别人讨论教理时也滔滔不绝,学校的华人同学多已成为基督教徒,孙中山也想接受洗礼入教。
有一天,他跟大哥说:“同学们都受洗了。”
不等孙中山说完,大哥就瞪起了眼睛:“怎么,你是不是也想受洗?”
孙中山默默地点点头。
大哥生气地说:“这不行,你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不能什么都学洋人。”
那个时候,夏威夷的华人已因为宗教的问题而争论分成了两派,孙眉是站在相信传统的一边。
孙中山不敢反驳,可是并没死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被皇马挖掘了》《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高武纪元》【小说书包】《伪装大佬那些年》《玄鉴仙族》《制霸超级碗》【三零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