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产党合作

与共产党合作

孙中山是1922年8月14日乘俄罗斯皇后号邮船回到上海的。两次护法斗争的失败,特别是陈炯明的叛变,使他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他开始觉察到,过去的老办法应当彻底改变,今后必须寻求新的力量,探索新的道路。正是在这时候,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1920年,苏维埃政府发布宣言,声明沙俄历届政府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沙俄所夺取的中国领土和在中国境内的俄国租界,沙皇政府以及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夺取的一切,全部无偿归还给中国。

这对于一直争取民族独立的孙中山来说,自然有巨大的吸引力。

1920年,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到上海时曾经与孙中山有过接触。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中国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时,又在共产党人张太雷的陪同下专程到桂林拜访孙中山。

马林与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向他介绍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孙中山觉得新经济政策和他的民生主义很相近。

在和马林会谈之后不久,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唯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虽然在孙中山以前的革命生涯中,有不少工人追随者,但他对于工人运动并没有注意,这当然主要是因为那时还不具备条件。

第二次护法运动期间,发生了1921年1月至3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大罢工起初是要求增加工资,后来很快把矛头指向了英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那时,孙中山对于英国的印象正发生着变化。所以罢工引起了他的注意。

1922年4月,瞿秋白和张太雷又陪同马林作为苏俄政府全权代表到广州和孙中山会谈,孙中山在听取了马林对于苏俄各方面情况的介绍之后,表示要与苏俄合作。

1922年6月15日,就是陈炯明发动叛乱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发表了对于时局的主张,称:“中国现存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真的民主派”,并提出要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进行反对军阀的斗争。

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西湖会议,正式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8月25日,也就是孙中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回到上海的第十天,李大钊陪同马林去拜访孙中山。马林劝孙中山不要搞纯粹的军事斗争,要注意开展宣传工作。

此后,李大钊又多次拜访孙中山,和他商讨振兴国民党以便振兴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李大钊知识渊博,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尤其是他真诚的态度,深得孙中山的好感。他们的会谈往往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孙中山对李大钊十分钦佩和尊敬,认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在斗争中能够依靠他们明确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因此,他当即邀请李大钊加入国民党。

李大钊提醒说:“我可是第三国际中国支部的成员,你不怕有什么麻烦吗?”

孙中山回答说:“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孙中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孙中山》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