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120年》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第三任钦差大臣赛尚阿被干掉了,总要找个人接替吧。
咸丰帝找到了一个更加适合的人选:之前的两广总督徐广缙。
我们这一节就来看看能人徐广缙。
这位老兄在之前我们讲到郑祖琛的时候已经出过场,他是两广总督,在郑祖琛向他要求增援的时候不出手,等到咸丰帝要办郑祖琛的时候又踩上一脚落井下石,其为官之道可谓相当恶毒,为人所不齿。
不过在他踩下郑祖琛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沦落到和他一样的地步,甚至还不如郑祖琛。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不过此时的徐广缙在咸丰帝的眼里,那是绝对的“能吏+忠臣”。
徐广缙为什么会被咸丰帝看中呢?
因为他有工作经验——并且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工作经验。
广西的太平军闹得朝廷寝食难安,无数大员上阵也搞不定,但是同样是太平军,广东省的太平军却刚刚被徐广缙剿灭。
这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是时候拿出凌十八的故事了。
前面我们在“圣库”一节里说过:很多拜上帝会的早期领导人都是“毁家纾难”的,把所有家产都卖掉,交给太平军的“圣库”。
凌十八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本来家里相当有钱,有各种田地几百亩的水平,比曾国藩家还大户。但是为了闹革命,凌十八毅然决然的把所有田地家产全部变卖,卖了340两银子(折价),上交到“圣库”,自己没有留下分毫。因为凌十八的根据地是在茂名地区,距离广西金田比较远,等到金田团营的时候他虽然也起事了,但是当时大部队已经开拔了,并且当时官军为了阻止他和金田太平军的汇合,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所以凌十八没能和金田起义的太平军汇合。
既然已经举事,总不能半途而废吧,再说田产都卖完交公了,不造反回家吃啥啊?
只能继续造反。
凌十八在广东的茂名地区闹起义,具体过程我们就不说了,总之当时凌十八的起义规模搞得相当大,并且一直和官军相持到了1852年的6月份,最后被官军用“长围坐困”的办法消灭。
这个时候主持两广军事的正是徐广缙。
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差距:广西的太平军起事,那么多大员都搞不定;广东的太平军也起事,一个徐广缙轻松拿下。
说明什么呢?
说明徐广缙有本事嘛!
随后咸丰帝给了徐广缙一个太子太保的头衔:这个头衔相当的牛叉,曾国藩当年带着湘军打破了天京城,给的也是太子太保的头衔。
咸丰帝一看徐广缙这个人有剿太平军的经验啊,于是在他剿灭了广东太平军之后的3个月,就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来围剿湖南的太平军。
现在的很多历史学家一提到咸丰帝,都会觉得这个人无能,大叔实在难以苟同。我们这里要来理一理咸丰帝为了围剿太平军一共用了哪些人。
第一任钦差大臣:林则徐。
这个不用说了,天下第一总督,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第二任钦差大臣:李星沅。
这个人是杜受田推荐的,当时杜受田在朝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是咸丰的老师,作为刚继位的咸丰,听老师的建议问题也不大吧?不能说他昏庸无能吧。
第三任钦差大臣:赛尚阿。
当时塞尚阿是群臣之首,是朝廷的一等一的大员,并且是满人,所有人都推荐他,他算是众望所归的人。全部朝臣都推荐他,咸丰用他,没毛病吧?就算你不说咸丰帝从善如流,至少不能骂他刚愎自用吧,大家群策群力的建议,不能因为结果不好就回去翻旧账啊,这是不对的。
第四任钦差大臣:徐广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全民星海时代》《少女的野犬》【新思路客小说网】《我能看穿万物信息》《男主怀了我的崽》《灵境行者》《重回年代赶海打猎》《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少女的野犬》《非洲创业实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