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我是带路党,跑跑更健康(1 / 5)

韬奋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是带路党,跑跑更健康。

记钦差大臣陆建瀛的跑路之旅。

其实这一节的题目可以叫做“定都天京”。

但是所有人都写定都南京的时候,本大叔不愿拾人牙慧,于是搞出了上面这个题目。

1853年1月12日,武昌城破,就在武昌城破的同一天,身在北京的咸丰帝又做了如下任命:

第六位钦差大臣:琦善。

此时琦善的职位是“代理”河南巡抚,已经68岁,这个人是鸦片战争之后被罢黜但是又重新起用的最出名的3个人之一,前有林则徐,姚莹,后有琦善。

他之所以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和他所处的地方有很大的关系:他是河南巡抚,位置在武汉的正北面。

此时琦善大概有1万人驻扎在河南信阳,距离武汉大概300里的位置。

咸丰任命他为钦差的原因很简单:从北面封堵太平军,防止太平军北上进入河南。

第七位钦差大臣:陆建瀛。

此时陆建瀛的职位是两江总督,时年62岁。

他之所以被委任为钦差大臣,也是因为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他管理的是长江下游的两江:当时的两江其实是包括现在的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四省市的。

陆建瀛的位置在太平军的东面:咸丰帝希望陆建瀛可以从东面围堵太平军,防止太平军沿着长江顺流东下。

再加上我们前面说的第五位钦差大臣向荣:

位置在武汉外围,太平军的南面。

当时咸丰帝同时任命三位钦差大臣的目的,就是希望从北面、东面、南面同时围堵刚刚攻破武汉的太平军。

咸丰帝还发出上谕:三个人同力合作,将太平军围困聚歼在武汉城下。

所有人都知道,经过武昌的“6光政策”,太平军的部队已经由之前的10来万人,迅速扩充到了50万(号称),并且补充了大量的物资供应,还搜刮了数千万的银两,这个时候要想剿灭太平军,送你四个字:白日做梦。

之所以咸丰帝会发出这样的指令,只能说明这个时候他已经手足无措了。

可悲的咸丰帝。

一下子任命三位钦差大臣,这在大清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大清国此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被咸丰帝委以重任的三位钦差大臣,能否挽狂澜于即倒呢?

我们来看看三位钦差大臣的情况。

三个钦差大臣收到任命的时候,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向荣:混日子,能混一日是一日。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情况就这么个情况。

向荣已经和太平军打了2年多,也知道自己无法剿灭太平军,但是当时的自己奇货可居:虽然我很差,但是放眼整个大清朝,已经没有谁比我更好了。

琦善:向天祷告,“太平军的大爷们你可千万别往河南来”。

当时琦善在河南,太平军当时如果要是一念之差北上进入河南,他的脑袋和乌纱帽瞬间落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晚清民国120年》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