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

舒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煮酒论英雄

刘备和曹操杀了吕布后,一同回到东汉朝廷所在地许都。曹操奖赏了作战有功人员,又安排刘备住在丞相府附近的宅院里。曹操又带刘备见了汉献帝,献帝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是中山靖王的子孙。献帝让人取出皇帝宗族世普查看,一查,刘备比献帝大一辈,是献帝的叔叔。献帝见刘备英武出众,气概不凡,心里很高兴,封他为左将军、宜城亭侯。从此,人们又称刘备为刘皇叔。

散朝后,曹操回到相府,他的一班谋士对曹操说:“皇上认刘备为叔叔,恐怕对丞相没有好处。”曹操说:“刘备既然成了皇上的叔叔,我用皇帝的名义命令他,他就不敢不服从了。何况,我把他留在许都,表面上看刘备离皇上很近,实际上却掌握在我的手心里,我有什么可怕的呢!”

刘备住在许都,也担心曹操谋害自己,便什么地方都不去,在自己住处后面的园子里种起菜来。刘备种菜还很认真,’经常浇水、移苗、锄草、施肥,好像除了种菜就没有别的事做。偶然有客来访,说起国家大事,刘备装出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问起种菜,却津津乐道。关羽、张飞见刘备这样,就问刘备:“哥哥这是怎么啦?有那么多天下大事还关心不过来,却在这儿干些无关紧要的事?”刘备说:“我这样做,你们两个是不懂的。”关羽、张飞听了,也就不再问了。

曹操不见刘备出来活动,觉得十分奇怪。心想:刘备呆在家里干什么?别在做对我不利的事吧!就派个亲信去探听刘备的行踪。不几天,那个亲信回来报告,说了刘备整日在家种菜的情形,曹操才有所放心。但又怕刘备是韬晦之计,还要找机会试探一下。

其实,刘备还真在做对曹操不利的事。有一天夜里,车骑将军董承来到刘备家里。刘备问:“国舅深夜来我这儿,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董承回答:“要是白天来拜访你,会引起曹操的疑心。今晚来家见您,有一件大事同您商量。”说着董承拿出一块素绢递给刘备,刘备接过来展开一看,是献帝的密诏。原来,献帝虽是皇上,却管不了国家大事,一切权力都在丞相曹操手里。所以献帝咬破了手指,用血写了一道诏书。让董承“纠合忠义之士,消灭曹操奸党”,复兴汉室。为防曹操知道,献帝把诏书缝在衣带里,借召见董承之机,把这条衣带赐给了他。这叫“衣带诏”。董承回家后拆开衣带,看到密诏,就秘密地约了几个信得过的朝廷大臣,一块商议如何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还要有更多的帮手,想来想去,认为刘备很有本事,又是汉室本家,最可靠,要是有他参加,就有办法消灭曹操。所以,董承深夜来访。刘备看了密诏,又听董承把前后经过一说,便答应了,并告诫董承,事情重大,防止泄密,更不能操之过急。

事后,刘备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曹操听到消息,干脆闭门谢客,一心在家侍弄菜地。

有一天,关羽、张飞都不在,刘备一人正在园中浇菜,忽然见许褚、张辽带着几十名兵士到了菜园,对刘备说:“曹丞相有令,请您马上过去。”刘备吃了一惊,忙问:“有什么要紧的事吗?”许褚说:“不知道,丞相只是叫我们来请您去。”刘备心想,管他什么事去了再说。便进屋换了衣服,同许褚、张辽来到相府,一路上刘备心里却怦怦直跳。

曹操一见刘备,冲他笑着说:“你在家里做得好大事!”刘备以为“衣带诏”的事曹操知道了,吓得面如土色,不知怎样回答才好。没等刘备说话,曹操一把拉住他的手就往后花园走去,边走边说:“玄德,学种菜不容易吧!”刘备听了这句话才放下心来,透了一口气说:“那不过是没事儿,消遣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在园子里,看见梅树上结着青青的梅子,让我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路上缺水,军士们口渴难忍,我在马上用鞭子随便往前一指,说:‘前面有片梅林。’军士们听了,嘴里生出口水,便不渴了。今天又见到青梅,不能不欣赏一下,所以把你请来,咱们随便聊聊。”说着曹操把刘备引到一座凉亭里,亭中已摆好一盘青梅,一壶热酒。两人对面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到这时,刘备心里才踏实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外战争文学故事(下)》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