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班超立志通西域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上)》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7.班超立志通西域

班超,字仲升,出生于公元32年,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他曾代理司马职务,随窦固出击匈奴,后又出使西域各国,因功绩卓著,拜为司马。和帝年间,封定远侯,官至太尉。

班超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他的父亲班彪是个很有学问的人,生前准备续写《史记》,已有《后传》六十五篇;他的哥哥班固也是个史学家,在父亲去世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他的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才女、神童,本书另有她的故事,不再赘述。

班超的家庭环境,给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他在父亲、哥哥、妹妹的熏陶下,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他在妹妹的影响下,喜欢读《诗经》;在哥哥的带动下,喜欢读《论语》;但是父亲见他生得壮实强健,是员战将的材料,便引导他读《孙子兵法》;然而他自己,却喜欢研读《春秋》。所以,当他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是“有口辩而涉猎书传”了。

从东汉建武六年开始,匈奴由弱转强,到建武二十年,几乎年年侵扰东汉边境,使得边陲百姓流亡,经济萧条。朝廷为保卫边陲,不得不连年和匈奴作战。匈奴战术灵活,汉军一击,它就退去,汉军一撤,它又卷土重来,使得朝廷大伤脑筋。

为了对付匈奴,光武帝刘秀一方面派军常驻边境,随时抗击匈奴;另一方面,组织一批能人志士,认真分析匈奴和西域的形势,希望能从根本上找出安定边境的策略。班彪和班固都是当时有名望的学者,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找来历朝有关匈奴和西域的大量文件和书籍,认真分析匈奴、西域的历史,详细研究它们在各个时期和中原的关系,为朝廷提出了不少关于解决匈奴和西域问题的对策。在这过程中,年只十三四岁的班超,也千方百计地参与了研究。有一次,在他翻阅历史资料时,忽然看到了西汉张骞和傅介子通西域的光辉业绩,很是敬佩,情不自禁地叹道:“好男儿就该有此大志!”

班彪听后,惊问道:“超儿,你看到什么了,竟使你如此动情?”

班超说:“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像张骞和傅介子一样,出使西域,立功封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渣攻改造,BE改写HE》【绝密小说网】《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新黄易天地】《在北宋当陪房》《我有存款一万亿》《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学习方法指导小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上)》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