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学生记忆的元认知特点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上)》最新章节。

9.小学生记忆的元认知特点

小学生元认知知识的内容

(1)有关自我的知识

关于记忆的自我的知识是指主体对自我记忆的认识与了解。这种知识随年龄而变化,弗拉维尔的实验是要求被试预言自己能够回忆出研究任务所给出的图画的数量,然后测出被试实际上的记忆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关于记忆的自我知识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幼儿的估计远高于真实结果,学龄初期儿童对自己记忆的预言逐渐接近实际,四年级之后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了成人水平。

(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对记忆材料的难度和不同记忆反应难度差异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已经认识到记忆材料的熟悉性和数量是影响记忆的因素。

但是,他们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小学中年级儿童大致9岁以后,就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记忆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关于再认和回忆两种记忆反应的难易程度的认识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有一半以上幼儿认为再认和回忆难易程度一样,小学一年级儿童就有一半以上认识到再认比回忆容易,且能证明其答案的合理性。

(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小学儿童逐渐掌握了一些改善记忆的方法。有的研究表明,二年级儿童已经认识到复述和分类都是记忆的有效策略,五六年级儿童已经能够经常主动地运用分类策略进行记忆。

(4)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研究表明,小学一年级学生还缺乏对自己的记忆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能力,小学三年级儿童的记忆监控能力已有明显提高,甚至在有的方面已经接近大学生的水平。

思维发展的特点

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这种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或三年级以下,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

(3)10岁左右是思维转折期

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的转折年龄。一般认为,这个转折年龄在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也有研究指出这个重要阶段的出现具有伸缩性。根据教学条件,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或者延缓到五年级。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上)》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