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轰动国内外
1927年11月26日,上海的报纸上登出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启事,其中有这样一段妙文:“中正奔走革命,频年戎马驱驰,未遑家室之私。……兹定12月1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爱拟撙节婚礼费用,宴请朋友筵资,发起废兵院。……欲为中正与宋女士结婚留一纪念。”
12月1日,宋美龄和蒋介石经谭延恺、王正廷介绍在上海结婚。当天,上海《申报》刊登两则启事,一是蒋宋联姻,一是蒋介石离婚声明。声明中写道:“毛氏发妻,早经仳离,姚陈二妾,本无契约。”引起上海各界舆论大哗。
婚礼举行了两次。
12月1日下午,先在西摩路的宋家举行了基督教式婚礼。宋老夫人倪桂珍希望三女儿的婚礼在宋耀如的教堂举行,由本堂牧师主持。但是,卫理公会禁止牧师主持离过婚的人的结婚仪式。宋家的好友、卫理公会教堂牧师江长川,独自对蒋介石的婚恋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蒋介石不是自由再婚,便拒绝了宋家的要求,不主持蒋、宋的婚礼。宋老夫人退而求其次,要求至少到西摩路的私邸同新人一起祈祷。
宋美龄一家笃信基督教,婚礼没有牧师主持不好办,最后想出个折衷的办法,请中华基督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博士来主持。余日章带着新郎、新娘跪着一起祷告。蒋介石穿着一套崭新的西装:条状花纹的裤子,黑色礼服和银色活领结。引人注目的是,美国马克·布里斯托尔上将带着一队美国海军军官在旁观礼,给婚礼涂上了亲美的色彩。
翌日下午,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带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第二次婚礼。
这次婚宴大肆铺张,盛况空前。《上海时报》报道说:“这是近年来中国最辉煌夺目的一场婚礼。一方是前南京军的统帅、中国正红的强人,另一方是跨政、经两界,呼风唤雨的孔宋财团。”
下午2时许,大华饭店的舞厅中大约挤满了1300多名观礼的本国名流及各国政要,外面街上还拥挤着1000余人。
一进舞厅的大门,进入眼帘的是一排非常壮观的光彩夺目的花海,整个礼堂在这花海的烘托下显得高贵而庄重。在临时讲台的上方,悬挂着巨幅孙中山肖像。肖像两边挂着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圣坛上挂着两块大木板,一个上书巨大的“福”字,一个上书巨大的“寿”字;奏乐台上,一队俄罗斯乐队忙碌地进行调音、试音,准备时候一到就奏起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
典礼分10项进行:1.来宾莅临;2.主婚人与证婚人莅临;3.新郎到达;4.新娘到达;5.向故孙逸仙博士行三鞠躬礼;6.宣读结婚证书;7.在结婚证书上盖章;8.新郎、新娘对拜;9.新郎、新娘感谢主婚人、证婚人再鞠躬;10.新郎、新娘感谢来宾三鞠躬。
4点15分,乐队开始奏乐。主持婚礼的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站到孙中山巨幅肖像下面,宣布婚礼开始。
突然间,整个会场肃静下来,只见人人把脖子伸得长长的,“新郎到了!”穿着高雅西服的蒋介石在男傧相陪伴下步入礼堂,一时镁光灯闪个不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秋收起义》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