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战友重逢(1 / 2)

丁振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升的太阳向着蓝天,抖开一把巨大的金扇,扇去了辽西的雾,扇红了巍巍闾山,给沟沟岔岔、村村屯屯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辉。

这是1942年夏天的一个早晨。

在蒙古贞朝阳泊力格村的大街上,有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年人,身穿米黄色裤褂,脚穿黑布鞋,浓浓的刷子眉,亮亮的双眼,手拿一把黑色扇子,正在街上悠闲地散步。

这时,对面走来一个高个子,身材魁梧,厚嘴唇子的庄稼汉子。他还离拿扇子的人有十几步远,就惊呼道:“老塌,塌团长?”

拿扇子的人一愣,有几年了,没有人这样称呼他了?他仔细一看,也大喊一声:“是你,扎木苏荣?”

“哈哈哈……”扎木苏荣扑上来抱住赵福林,“好你个赵塌鼻子,真的是你呀。”

战友久别重逢,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大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赵福林把老战友连忙让到家里,沏上酽酽的喇嘛茶,边喝边聊了起来。

“赵塌鼻子,你的命真是佛爷给的。”扎木苏荣问:“在米家村你是怎么杀出来的?”

一想起米家大血战,赵塌鼻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那么厉害。他看见乌云其其格妹妹被独眼龙刺中,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后,那可是真的疯了。他也说不清楚砍死了多少日伪军,在夜幕的掩护下,终于杀出了重围。他身受三处伤,侥幸的是伤都不太重。他在青纱帐里躲避了一天一夜,后来到老百姓家养了几天伤。等身体好些了,就找战友,找部队,可令他大失所望,没找到战友,也没找到部队。俗话说: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这才回到了家乡。家里父母年龄大了,这几年他在家干点庄稼活,打点短工,养家糊口……

“唉——,一晃儿几年过去了。”赵福林长叹一声,接着问:“扎木苏荣,米家大血战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塌团长,你不叫我领着一个班战士掩护老百姓转移吗?我们好不容易把老百姓带出村子,狗娘养的小鬼子追着我们屁股后面打。我就带着战士在后面阻击,老百姓安全转移了,一个班的战士也打光了。我一看到时候了,就鞋底抹油——溜了。逃出来后,我也是找不到战友和部队,没办法我跑到山海关,在我老爷家呆了几年,思乡心切,又跑回来了。”扎木苏荣揉揉厚嘴唇子说:“今天我去桃花沟从这儿路过,做梦也没有想到能碰上你呀。”

“你去桃花沟干什么?”

“现在,我在桃花沟白保长家扛活呢。”

“你说的是白大包家吧?”

“对,这个白保长是个狗汉奸,天天给日本鬼子干事,老百姓都把他恨得牙根直。”扎木苏荣咬牙切齿地说。

“从小我就恨这个白大包,他坏的脑瓜顶上生疮,脚底下流脓。”赵福林说:“这几年他当伪保长,帮助日本人可把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坑苦了。”

“呸!这个狗娘养的,早晚得叫人家跟杀羊一样——来个大抹头。”扎木苏荣吐口吐沫说。

“哎,扎木苏荣,小日本鬼子这么欺负咱们,你这口气咽下去了吗?”赵福林皱了皱刷子眉,双眼盯着扎木苏荣的脸问。

“塌团长,这口气你咽下去了吗?”扎木苏荣反问说。

“我是咽不下去。我们蒙古人,不能忘了祖宗留下的祖训。”赵福林显然十分激动,又高声背诵起了成吉思汗的训词:

“只要五尺之躯健在,

必保国家的团结;

只要血肉之躯安在,

必保国家的统一。

宁肯舍此五尺之躯,

绝不让国家分裂;

宁肯舍此血肉之躯,

绝不让国家解体。

不由路远而不走,

只要走就能走得到;

不因物重而不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千趣阁】《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制霸超级碗》《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1978合成系文豪》《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塞北烟云》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