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三弦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教你学弦鸣乐器》最新章节。

龙头三弦

龙头三弦,是白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白语称匈子加。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等地。

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在洱海边上住着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从小爱弹祖传的龙头三弦。三郎长成英俊的小伙,也弹得一手妙琴。悠扬的琴声,白天能使含苞花蕾开放,夜晚能使星星不眨眼睛,他用琴声教会四方八寨的姑娘唱歌跳舞。一年老人去世,两个哥哥为多分家产把三郎赶出家门。三郎到处流浪,用琴声安慰一切不幸的人,他在哪儿弹起三弦,哪里就有歌声和笑声。有一天三郎走进一个村寨,见一家老两口正在抱着女儿痛哭,原来村子本主庙里来了一个妖魔,一会又变成一条粗蟒,它每天要吃一对童男童女,明天正好轮到老两口献出女儿。三郎决心为民除害,第二天晚上在庙里燃起火堆,坐在火边弹起龙头三弦。借着火光,他看见墙上画着一个绝色美人,正在对他微笑、眨着迷人的大眼睛,三郎不由自主地唱道:“姑娘,你是天上的仙女,还是人间的花神,你若有情,我愿表意。”歌声未完,画上的美人竟飘然落地,围着火堆翩翩起舞。突然,吃人的妖魔钻了进来,它见了姑娘和少年想美餐一顿。谁知,美妙的琴声使它瘫软入睡。姑娘忙解下龙头三弦的背带一抖,变成一条铁链缠住妖魔的脖颈,三郎遂抽出腰刀,砍下它的脑袋,变成一条断头的大蟒蛇。原来,姑娘是洱海龙王的公主,羡慕人间花好月圆而出来游玩,被妖魔定身在墙上变成一幅画,是三郎美妙的琴声才破了妖法。三郎和龙女结为夫妻,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龙头三弦在白族民间流传开来,成为青年男女恋爱时离不开的乐器。

组成

龙头三弦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体规格尺寸不一,大者琴身全长90厘米~100厘米,小者琴身全长70厘米~80厘米。共鸣箱多为扁六角形,这是典型的传统形式,也有扁八角形或扁圆形的琴箱,但为数较少。琴框用六块或八块红木、梨木、核桃木或其它硬木板拼接胶粘而成,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琴框前面多蒙以厚棉纸为振动膜面,这种棉纸有着独特的蒙制方法,要使用较清的糯米米汤,将五至八层薄棉纸裱糊在一起,经过自然阴干后,再将其胶于琴箱前口,它不会受气候影响而松软塌陷,振动起来既有革面的柔韧,又有板面的硬实效果。在白族民间,也有蒙以羊皮或蟒皮的。琴箱后口多置以音窗或敞口。琴箱大小有别,较大者对角面宽18厘米~24厘米、厚6厘米~8厘米;较小者对角面宽12厘米~16厘米、厚4厘米~6厘米。琴头使用桃木、黄杨木等质地细腻的木料制作,自弦槽处向后呈半圆形弯曲,上部多雕刻有栩栩如生、体积较大的龙头,也有少数琴首平头无饰者,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黄杨木制弦轴(左一右二),轴体外表刻有条纹,轴顶多镶嵌骨饰。琴杆用琴框材料制作,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端设有山口,表面平滑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琴箱膜面中央置竹或木制长桥形琴马。张以三条丝弦。琴弦下端拴系于琴箱下面的尾柱上。在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条彩色绸布背带,上端还系有两条彩色丝穗为饰。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远近闻名。不仅龙头饰以彩绘,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使白族龙头三弦既是一件可供弹奏的民间乐器,又是一件可供观赏、收藏的精美工艺品。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龙头三弦。其中一支为核桃木制,琴身全长97厘米,外表髹黑色漆。琴箱呈扁六角形,对角面宽23.5厘米、厚7厘米,前口蒙以多层棉纸,后敞口,琴首雕刻大型龙头,三轴(左一右二),张三条丝弦。此琴来自白族村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重回年代赶海打猎》《[足球]安东绿茵日记》《谁教你这么御兽的》《在北宋当陪房》《仙子,请听我解释》《买活》《从行星总督开始》【落秋中文】《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教你学弦鸣乐器》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