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卷大搞基建第6章打响建设攀钢基地的战役
邓小平高兴地说:“今天在山上面对一比一的天然大地图,听了你们的说明,我们就不必再到各厂址、工地去看了。”
周恩来向四川省和攀枝花军民提出基建要求:“以大局为重,以三线建设为重,全力以赴,保证1970年‘七一’以前出铁。”
彭德怀在视察成昆铁路说:“成昆铁路要尽快建成通车,对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意义。”
1966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总指挥部发布指示:
主攻两矿,即铁矿和煤矿,确保两厂,即发电厂和水泥厂,狠抓运输。
当年新年刚过,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战役在兰家火山和尖包包两矿打响了。
攀枝花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
谈到攀枝花市的起因,就不能不谈到攀枝花的发现人。有一种说法,称攀枝花是法国人李克列于1899年发现的。现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黄汲清教授曾托人查阅了国内现存的外文资料,结果是毫无根据。现在地质界公认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常隆庆教授发现的。
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在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胆略和气魄,做出了开发建设攀枝花的英明决策,并亲自指定周恩来总理主管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
党中央、毛泽东一声令下,国务院10个部委立即行动,从全国各地,共抽调5万多名职工,日夜兼程,迅速汇集到攀枝花。
在这荒山野岭、干旱酷热、人烟稀少的河谷地带,建设者们住的是席棚子、“干打垒”,喝的是江河水,吃的是干咸菜。英雄的攀枝花人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前准备。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解决了临时住房,并开始进行煤矿、铁矿、电厂、水泥厂等基础项目建设。
在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之初,主厂区所在地弄弄坪只有7户人家。远离成都、昆明等城市,铁路不通,建设和生活物资全靠汽车从成都、昆明运来。
当时提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一切都为建设让路。建设者喝的是没有处理过的泥浆水,吃的是粉条、海带等干菜,住的是席棚子。加之气候炎热干燥,不少人流鼻血、拉肚子、患肝炎。
建设攀钢给工程技术人员出了一个难题,怎样把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在一座小山呢?
为了使攀钢设计适应山区特点,来自重庆、长沙、鞍钢等地的800多名专业设计人员,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度,提出改造山坡、利用山坡、创造条件把攀钢建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港综警队话事人》【新大文学】《重开吧!蜘蛛侠!》《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侠客中文网】【新棉花糖小说】《穿书后成了狼孩》【全本久久】《你们修仙,我种田》《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