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星”的降临(1 / 2)

“复仇之星”的降临

1973年10月6日,犹太教的“赎罪日”。

为了表示对上苍的敬畏,人们在这一天不吃饭,不喝水,甚至不说话,整日跪在神庙里祈祷。同周围阿拉伯世界近30年的战争,已使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人不堪忍受。在年复一年的“赎罪日”里,人们企盼着平安早点到来,但以色列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盼来的不是平安,而是一颗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复仇之星。

这颗星的降临对于以色列,可谓罪有应得,因为苦果是他们自己栽种的。

1965年爆发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集群横扫西奈半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猝不及防的埃及军队从自己的领土上赶了出去。从那一刻起,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咽喉——苏伊士运河,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水道”,从埃及的内河变成了埃及与以色列的战时分界线。河面上再也看不见往日如梭的船队,取而代之的是密布的水雷和实弹在膛的大炮。

作为大运河的主人,埃及从此失去了每年10亿埃镑的河税收入,丧权失地的屈辱使每一个有血性的埃及人怒火满腔。埃及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立志收复失地,重开运河。

1972年8月,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埃及总统萨达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这座历史名城里秘密会晤,并签署了一份绝密文件“大马士革协定”。他们决定联合,另外9个阿拉伯国家,在“赎罪日”这一天,同时反攻以色列。

10月6日下午2时,以叙、埃两国军队为主的阿拉伯联军在苏伊士运河和戈兰高地东西两线,突然发动了对以色列的全线进攻。

埃及空军的220架米格超音速飞机腾空而起,对西奈半岛的以军指挥所、屯兵集结地、机场和通讯枢纽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空袭持续了20分钟,埃及空军仅以损失5架飞机的代价便摧毁了90%的以色列军事目标。

接下来,埃军部署在运河西岸的20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在数十分钟的火力倾泻中,向运河东岸以军阵地倾泻炮弹3000余吨。8000名埃及敢死队员乘坐1000只橡皮冲锋舟和水陆两栖战车,在炮火的掩护下,沿长达10余里的运河正面奋勇抢渡。

埃及敢死队面对东岸以色列“巴列夫防线”射出的织密,弹雨,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开战半个小时,就成功登上了以军第一线阵地——运河东岸17米高的沙坝。

首战告捷,埃军渡河成功!

按照预先部署,跟进的工兵随即用高压水枪在河坝上冲开缺口,迅速在河面架设浮桥。大批埃及坦克和导弹在空中和地面火力掩护下,隆隆地驶过运河,进入以军的纵深防线。

以色列苦心经营达8年之久的“巴列夫防线”被全线突破!

仅24小时,埃及第二、第三军团就全部渡过运河,收复了坎塔拉和夏特镇。第三天,以军调动三个装甲旅全线反扑,遭到埃及军队沉重打击。战斗中,以色列王牌军——第190装甲旅被全歼,旅长亚古里上校被埃军俘虏。

此时,埃及军队在运河东岸登陆的兵力已增至6个师,牢牢地控制了运河沿岸长100公里、纵深10公里的地区。以军在损失了1/4的坦克和1/3的作战飞机后,陷入极大的被动。

与之同时,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派出一支精锐伞兵突击队奇袭被以色列称为“国家眼睛”的赫尔蒙山顶雷达中心为序幕,在戈兰高地投入了2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分三路向戈兰高地以军阵地发动猛攻。72小时后,叙军全线突破了叙以“6·5战争”停火线。北路叙军攻占了战略要地老头山和马萨达。中路夺取库奈特达,兵锋直指以色列边境。南路攻取法拉斯,收复菲格,以军3个装甲步兵旅悉遭重创。

伊拉克、科威特、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沙特阿拉伯、苏丹、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纷纷增兵参战,伊拉克总统甚至派出了由其胞弟率领的总统近卫坦克师。

前方的胜利,使在历次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阿拉伯世界群情激奋,几十年饱受屈辱的郁闷和自卑,随着“赎罪日”战争的捷报一扫而光!从摩洛哥到阿拉伯湾,北非和西非广阔大地上的所有阿拉伯国家,包括世界各地的阿拉伯侨民和留学生,无不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第一批跨过运河,登上西奈半岛的埃及士兵,望着迎风飘扬的埃及国旗,手捧故土黄沙泪流满面,亲吻不止。

埃及总统萨达特神情颇为激动地宣称,以色列不可战胜的优势不过是一种神话。

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面对西方媒体泣不成声。当时,以色列已无法使埃及人后退一步,并且,通往特拉维夫的道路已经被打开。

女总理梅厄夫人则在电视讲话中向美国哀求:“你们救救以色列吧!”

每到紧要关头,历届以色列政府总是先向美国求救,这不是无缘无故的。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犹太人居住最多的国家,一般估计为600万,约占犹太人总数的40%以上,几乎为以色列总人口的两倍。美籍犹太人多集中居住在城市,大都在商界、政界、新闻界供职,他们成为保持两国千丝万缕联系的重要纽带。由于这些人的影响,以色列是世界上按人均计算,享受“美援”最多的国家。几个态度强硬的“鹰派”人物,想到了以色列最后的杀手锏——存放在内格夫沙漠腹地的那13枚原子弹。

作为一种最终报复手段,由以色列迪莫纳反应堆生产,以钛为核原料的13枚原子弹,装到了数架经过特殊改装的F—104E“鬼怪”式战斗轰炸机上。

整个阿拉伯世界一片欢天喜地,他们哪里知道,以色列的原子弹已经瞄向了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全世界已经不知不觉地处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美国核专家曾用不屑一顾的口吻议论过这些核炸弹。的确,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研制核武器的美国人眼里,以色列人的“核武器库”当然是“十分原始”的。

然而,就在这“十分原始”的核炸弹中,每枚炸弹都装有5公斤左右的裂变钚。它一旦爆炸所产生的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的巨大破坏力,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那两颗曾造成数10万人死亡的原子弹爆炸力的总和,这是多么令人生畏的杀人武器!

更为狠毒的计划,是对阿斯旺大坝的袭击,它是埃及建造在尼罗河上的世界最高水坝。以色列军方和“摩萨德”曾对这一世界最高大坝的库容量和落差进行过精心测算。得出的结论是:一旦大坝在核袭击中被毁,奔泄无羁的洪水将使埃及所有富庶的地区荡然无存。

梅厄总理——这位强硬的女政治家此刻突然感到了决断的两难。她一连几个小时在一幅以色列地图前踱步不止,一种复杂的思绪在脑海中汹涌激荡。

作为第一批“复国战士”,她在“劳动征服一切”的复国格言驱使下,大学毕业后,从美国返回巴勒斯坦,忍受着“疟疾和饥饿”的折磨,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组成“基布兹”(一种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集体农庄)垦荒。当她的丈夫因无法忍受艰苦生活而与她分居时,她坚持下来了。对于她来说,以色列就是她的一切,以色列版图的每一次扩张都使她兴奋不已。她深知以色列国土狭小,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最窄处只有15公里,国土周边一面靠海,三面被阿拉伯国家包围。狭窄的国土既缺乏足够的战略缓冲纵深,军队亦无法为保卫国家而施行大范围的战略机动,为此,她多次宣布:“为了以色列的安全,我们要改变全部现有边界。”就为她这一句话,以色列悍然侵占了埃及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那是一块比以色列本土大三倍的土地。

志在复仇的埃及坦克纵队在强渡苏伊士运河后,势如破竹,一进入埃特米亚米特拉山口,以色列在汉尤尼斯——埃拉特一线就无险可守。乘胜追击的埃及坦克一旦越过边界,仅数小时,就可贯穿不足百里的以色列全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1979黄金时代》《从行星总督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任务又失败了》《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寐姝色》《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穿书后成了狼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恐怖历险故事》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