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闪电行动
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国的一间地下作战室里,邱吉尔对6名特种突击队员说:“先生们,英国的命运和盟军的胜利将取决于你们的行动。我和我的内阁成员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随着第二战场的开辟,盟军节节胜利,纳粹德军已不可能再有反败为胜的希望。但是希特勒并不甘心,集中大量的物力、财力,任用一批科学家,加紧研制V—2火箭和有巨大杀伤破坏力的原子弹,企图依靠这些新式武器挽回败局。而这时候,英美两国对原子弹的研制还刚刚开始。一旦希特勒的原子武器首先研制成功并使用于战场,战局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扭转。为了阻止纳粹德国原子弹的研制,英军总参谋部制订了一项大胆的突击行动计划,派遣一支“哥曼德”突击队深入德占区,摧毁德国人赖以制造原子弹的原料基地。
如果制作原子弹,就必须有一种叫重水的原料。当时世界上能够提炼重水的工厂只有一家,那就是挪威的诺尔克斯电气化工厂。德军占领挪威后,希特勒命令这家工厂大量生产重水,用船运往德国,从而加速了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
因此这次“哥曼德”突击队的任务是:空降潜入诺尔克斯地区,炸毁电气化工厂的重水提炼车间。潜伏在挪威的英国特工和抵抗运动成员将与他们接头,提供重水车间的有关情报。
虽然已是初春,诺尔克斯城仍然是一派残冬的景象。
晚饭时分刚过,街上就不见行人了。唯有座落在市中心的一家大旅馆里灯火辉煌,人声沸扬。原来,德国占领军第2集团军司令马格·威力中将,奉希特勒旨意正设宴款待原子弹研制科学家和重水提取技术专家。
在宴会上,人们都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一边享受美味的食品。旅馆的数名女招待周旋在几位主宾中间。其中一位名叫格玛的姑娘盯上了重水提取专家哈利·默德,频频劝酒,待宴会结束时,默德先生已喝得醉醺醺了。他用一只胳膊揽着格玛,钻进旅馆门口等候着的一辆轿车里。
1943年2月14日午夜,一架远程轰炸机在近万米的高空,迎着闪烁的星辉向挪威方向飞去。在飞机上载的就是刚刚接受完任务的特种部队人员。
他们全部进行了化装,有2人化装为德国士兵(其中一个是队长威廉·卡里);有2人化装成挪威的工人;有2人化装成挪威的学生。他们随身带有无声手枪、定时炸弹、攀登器材等特殊武器装备。
威廉·卡里少校,26岁,一副沉着冷静的面孔。他曾被派往美国特种作战学校训练,参加美国的“魔鬼旅”,出没于挪威、德国进行偷袭、破坏;1941年回国后又参加“特别空勤团”训练,之后被编入“哥曼德”部队。先后又参加过11次偷袭、追袭、破坏作战,成为“哥曼德”中有名的全能队员。
坐在卡里身后的是肖姆·季卡,21岁,看上去比队长还壮。他1940年6月从海军陆战队选入刚刚建立的克拉克中校率领的“哥曼德”袭击部队,经过近3年的特种训练,不仅掌握了较高的爆破、格斗技术,而且具有飞檐走壁的本领,能沿着砖墙角爬上五层高的楼房,能跳过几米宽的深沟,能纵跃到2米多高的物体上。
工人打扮的弥勒·霍姆尔,27岁,1942年刚从“特空团”选入“哥曼德”。他生在一个祖祖辈辈打猎的家庭,10岁时就玩猎枪,11岁时就能在百步外打死一只麻雀。他是队员中的神枪手。
最后边坐着一位身高1米68的漂亮小伙子,他叫列奇·雅斯,19岁,1942年从陆军侦察团选入“哥曼德”部队。他的特长是惯使飞刀。
“001,001,距一号地区还有300公里!”耳机里传来飞行员的声音。一号地区——距诺尔克斯30公里的斯库利凯湖——就要到了。队长卡里立即下令:“注意,准备伞降!”
5分钟后,天空出现了六个黑点,徐徐向斯库利凯湖面的冰层上降落下来。着陆后,队员们很快聚拢到队长周围,取出地图和指南针,迅速判明了准确方位。他们掩藏好降落伞,便向预定方向出发了。
刚一上岸,他们就碰到了一片冰雪封闭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在图上标示:宽约40公里,纵深25公里。在森林内,地面是齐膝深的积雪,树上挂满了一串串比胳膊还粗的冰锥,多数距地面只有二、三尺,有的冰尖一直插到雪里。两名队员手持斧锤在前开路,遇到冰锥较稀疏之处,他们就沿冰锥缝钻过去;遇到冰锥较密难以挤过去时,就用斧锤打碎冰尖,从下面爬着前行。天快亮的时候,他们才走过四分之三的路程。大家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奇冷难耐。队长马上意识到不能停顿,便命令继续前进。
过了一会他们走出了森林,眼前又遇到了一道长约几十公里、高约300米的冰墙。他们迅速取出冰钉、绳索、挠爪绳,将所有绳子连接起来,然后将挠爪固定在绳端,再将一枚小火箭绑在挠爪上,瞄准方向,固定好,点了火。只听“嗵!”的一声,火箭带着挠爪绳向冰墙顶部飞去,在顶部落地,随着挠爪尖下滑,慢慢扎到冰里,越扎越深。3名队员一齐上去拉了拉,证实挠爪扎紧了。队长下令:“上!”队员们两人一批,借助冰钉,很快爬上了冰墙。
爬过冰墙,眼前出现一道山梁。他们很容易地爬上了山顶。山下面是一抹平川,用望远镜可以看到10公里外的诺尔克斯城。
这天晚上,诺尔克斯城剧院里正上演歌舞节目。一个年轻姑娘来到一张空位坐下,把一块白手帕塞到了身边一位“青年学生”的手里……
这时,特种队员在一个秘密的地下室里,他们将一块特殊的手帕浸在水里,不一会手帕上出现了几行字迹和一幅地图。
这个重水工厂位于城西8公里达麦山洼里。“重水”提炼车间设在达麦山下的工事中,车间与地面工厂有500米地道连接。纳粹德军总共有一个加强连。提炼车间需要锯末,每周六运进一卡车。
平面图标的是重水提取车间的布局:电缆管道从地面工厂沿地道通向车间。车间右侧是水槽,左侧是各路水管,中间是大型“重水”提炼机,正面是操控台,4个角各有一名德军监护。
2月17日7时,上班的人流通向电气化工厂。每个人进厂的时候,都必须经过一关严格的检查。
一辆德军汽车拉着满满一车锯末,由诺尔克斯城驶向通往达麦的山路。正当行至一拐弯处时,前面闪出两名德国兵摆手示意停车,卡车停下了。两名德兵上前站在车踏板上向驾驶室说:“请捎个……”“脚”字还未出口,子弹便穿过司机和带车军官的胸膛。
天快黑了,工人都下班了。这时拉锯末的车才缓缓驶来,到厂门口时,守门卫兵摆手示意停车。卡车停下了,门卫边走边说:
“怎么现在才来?”
“汽车出毛病了,不然早就到了。”
司机把车门玻璃摇下一条缝,回答。卫兵朝驾驶室里望了望,挥挥手放行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恐怖历险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