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建设》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第17章女子焊工队战斗在工地
2003年春节刚过,西气东输的管道局第三公司女子焊工班就开始招兵买马了。
很快,就有15名姑娘报名参加了女子焊工队。所有的工作从培训开始。
培训是全方位的,从理论到实际,从手把手教学到模拟现场的演练指导,从单独操作到互相配合、协调作业,从没有安全意识到安全、文明、规范施工,并通过了理论、实践考试,取得了河南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上岗资格证。
姐妹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100天的路程。
光参加培训还远远不够,要想参加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她们还要连闯“三关”。
第一关:取证考试关。西气东输工程各项指标要求都非常高。6月17日,考试如期进行,考场监理一脸的严肃,女焊工们沉着应考,15名女焊工全部一次通过焊接考试,顺利取得西气东输上岗资格。
第二关:焊口机械性能试验关。焊口机械性能试验,是考查焊工们焊接质量的前提。6月20日,打火开焊的当天,她们焊接的3道口被切了下来,要拿到距甘肃安西1200多公里的新疆库尔勒去做性能试验。
等待结果的那两天实在是太难熬了。人们纷纷到班长房间打听结果出来没来,这几个刚走,那几个又到。因为大家都知道,这3道焊口关系到女子焊工班的存亡,如果机械性能试验不合格,那她们就“死定了”。
班长刘玉英干脆召集大家开了一个质量分析会,看着这3道关口究竟会不会出现问题,但她们自信绝对没有问题,每道焊印都是她们用“心”去焊接的。
直等到晚上11时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的消息传来,姑娘们是欢呼雀跃,用歌声庆祝这又一次闯关成功,姐妹们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第三关:百道口磨合关。按西气东输业主的要求,每一个参与施工的队伍,都必须进行百道口磨合,焊接质量达到95%以上才能继续施工。
她们第一天只干了7道口,因为风沙太大停工了,第二天又是风沙作怪。
自然环境的现实考验着她们,她们召开了“诸葛亮会”,讨论如何解决防风沙的办法。第三天、第四天就突破了14道口,第五天16道口,第六天、第七天每天都拿下了21道焊口。
经过质量检测结果表明,100道焊口一次合格率100%!
所有人都相信了她们的焊接能力,飞行检测的几位老专家在观看了她们的焊接姿势、焊接工艺参数的选用、焊接外观成型到工序衔接后公认:女焊工们的技术精湛,绝对不亚于男焊工的水平。
2003年6月20日上午9时,一片机器的轰鸣打破了西气东输工程第六标段、甘肃北部戈壁滩亘古的寂静,一群穿红色工装的女焊工手舞焊枪,一朵朵焊花纷纷绽开,三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女子焊工班正式打火开焊。
23岁的郭亚芳是女子焊工班的技术员。2002年刚大专毕业分配到管道三公司。她来到这荒无人烟的戈壁,主要是因为她的男朋友也在6标段另外一个施工机组里。
但是,郭亚芳没有想到,男朋友在6标段的另一端,他们离着大约200公里,见一面都很难。
由于郭亚芳是技术员,所以每一道工序她都必须在现场做施工记录。
第一天到工地,郭亚芳穿着略显肥大的红色信号服,头戴安全帽,佩戴上胸卡和袖标,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她觉得自己很威武。
郭亚芳看着大型机械设备在自己的指挥下,在作业带内有序地工作着,她心中充满了参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但是,几天以后,戈壁上毒辣的太阳就把郭亚芳炙烤得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沉重的工作鞋也让郭亚芳走路都觉得困难。
这天下班后,郭亚芳拿出镜子一照,她竟不敢相信镜子里的模样,她伤心地哭着说:“天!我怎么一天就快变成我妈妈的样子了!”
但郭亚芳是个不服输的姑娘,第二天,她把镜子收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天奔波在工地上,几天就晒得黑黑的了,但她笑着说:“黑就黑吧,等工程干完了,回去多买点化妆品,准能补回来。”
刘洋比郭亚芳大一岁,是女子焊工班的HSE(健康、安全、环境)监督员。刘洋在家里是独生女,重活脏活从来不插手。她也是第一次上线,刚开始觉得什么都新鲜好玩,但在施工现场她专职负责HSE监督工作,捡拾垃圾也成为她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张学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