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
第三卷计划的成就第13章钢铁产业突飞猛进
毛泽东高兴地挥毫写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并说:“我们不仅要有第一,还要有第二、第三。”
何长工又用英语坚信地说:“中国人民有毛主席领导,什么困难也难不倒。”
周恩来的报告历时3个小时,他的报告不断地被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1953年12月26日,鞍钢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建成投产典礼。
鞍钢全体职工立刻写信给毛泽东同志,向他报告这一喜讯。
收到喜讯后,毛泽东同志亲自复信祝贺,毛泽东在信中说:
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我向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
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就。
这封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鞍钢和整个钢铁战线广大职工的极大关怀和殷切的期望。
钢铁工业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行业,当时,毛泽东同志在思考如何加快我国工业化的问题上,就很重视钢铁工业的建设,这从投资结构中可以看出。
“一五”计划国家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总投资占42.53%,为250.26亿元。而在工业投资中,钢铁工业的投资为37.93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15.16%。钢铁工业的建设成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之一。
早在东北解放时,东北的工业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特别严重,百废待举。鞍山、本溪、抚顺等钢铁厂全部停产,高炉、电炉冻结。
面对困难,钢铁建设者们坚决按照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抓住重点,先从鞍钢着手,恢复东北工业,新中国学习工业管理的工作也先从这里开始。
在当时,东北工业部处以上干部都要深入到鞍钢的工厂、矿山。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到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听,从头到尾,向内行学习,向专家技术人员请教,包括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中的专家以及尚留在鞍钢的几位日本技术人员请教。
在此期间,钢铁建设者们上午实地观摩考察,下午听技术人员讲课。一边学习,一边了解情况,一边研究恢复生产的方案。
1949年7月,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鞍钢恢复了生产。
毛泽东同志知道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即委派李富春代表党中央到鞍钢亲送“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锦旗,表示祝贺。
与此同时,本溪、抚顺等钢铁厂也先后投入了生产。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鞍钢的恢复和改建,在他1949年12月出访莫斯科时,签订的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50个工程项目中,鞍钢列于榜首。
1949年底,中央派李富春率老解放区技术干部10人组成中国代表团,与苏方经过充分协商,于1950年3月签订了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议定书》,这是苏联斯大林时代对我国技术援助的第一个议定书。
1950年2月,毛泽东同志访苏回国途经沈阳时,得知鞍钢等东北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已经开始运到全国各地时,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同志连声讲道:“鞍钢出了钢材,还要出人才。”
1951年12月13日,根据东北工业部的建议,李富春亲笔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报告,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12月17日,毛泽东亲笔批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笔趣推文】【武林文学】《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撞星》《星空职业者》《疫病之上》《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男主怀了我的崽》《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国策宏图: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编制与实施》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