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教你学歇后语(下)》最新章节。

历史篇

故事:一毛不拔——铁公鸡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在《孟子·尽心》中记载着一件事:墨子反对战争,主张“兼爱”;杨朱反对墨子学说,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你肯干吗?”杨朱回答说:“天下的问题,决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济得了的。”禽滑厘又说:“假如能,你肯干吗?”杨朱听了,一声不吭。

因此,孟子评论杨朱和墨子这两位学者时说:“杨朱这个人,主张一切为自己,连拔(ba)下一根自己的汗毛以利天下,他都不干,这也太过分了。墨子则与杨朱相反,他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就算将自身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他也是愿意干的。”

“一毛不拔——铁公鸡”,用来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过份爱惜财物。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释义】孔夫子:即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耻:把……当作耻辱。指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例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自高自大、自以为是,遇到问题要做到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鲁班门前抡大斧——不知天高地厚

【释义】鲁班:春秋时期的能工巧匠,被木匠、泥瓦匠等人奉为祖师。抡:用力挥动。讽刺人自高自大,竟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

【例句】你跟他比百米赛跑?真是鲁班门前抡大斧,不知天高地厚啊!他创下的记录还没有人打破过。

霸王举鼎——力大无穷

【释义】霸王:项羽,秦末人,力能举鼎,勇猛异常,起兵反秦,自立为西楚霸王。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很重。形容人的力气大,没有穷尽。

【例句】别他看瘦瘦的,比起力气来他可是霸王举鼎,力大无穷啊!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教你学歇后语(下)》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