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伤感的青春》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这是个疯狂地相爱,最后共赴天国的地方。
平成七年(1995年)九月我的小说《失乐园》在《日经新闻》连载时,我就时时思索着这个地方。
本来我并不太注重构思完整后才动笔的写作方法,我写小说动笔前只有大略的一个故事框架,具体细节并不太多考虑。推理小说我不懂,但写男女恋情的言情小说,往往许多细节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情节临时信笔拾来,这样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呢。
这也许是写言情小说最难的地方,当时写《失乐园》时也一样,我只是粗粗定了一下男女主人公最后自杀的结局。
在小说连载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这两人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对这个问题,我总是只有一句话:“一定有个好结局。”
听了我这个回答,十个人中有十个人是相信小说中两人最后会幸福美满的。
我对他们的这种理解只能不置可否,他们所以为的幸福美满也许就是结婚吧,然而小说的结尾却使这些人大感意外。
老实说,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大,我并不能苟同幸福美满即结婚的世俗看法了,当然也压根儿没有写这种小说的打算。
如果真是结婚便幸福美满,那么现实生活中无数对男男女女该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了,他们应该整天笑容满面才是呀。
但现实是,有不少人结了婚却整天表情暗淡,唉声叹气,倦容满面。如此看来,结婚并不能说是幸福美满,或者说结婚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才对呢。
不管怎样相亲相爱,一旦结婚,生活一稳定,相互间就会产生推诿、任性,由此而进一步生出惰性、倦怠来。
那么,真正的幸福美满是否存在呢?男女之爱情能否永久不变呢?
考虑再三,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让爱的顶点发生在两人生命的完结之时。
“在这世上,生命要保持永恒,爱情要保持纯洁,这最完美的表现除了死是别无他法的。”
这名言是近松(江户时代歌舞伎剧,净琉璃的作者)得出来的。从这俗世上逃开毅然选择死亡,这不是失败的逃避,是追求永生的积极进取。
确实,男女爱到极端便一起自杀殉情,这有点旧时社会的色彩,要使它为现代人所接受,想来想去只有如小说《失乐园》中结局的那种办法了。
一般说来,考虑自杀殉情的地方,首先便是寒冷静谧的北方地区。
譬如,晚秋的阿寒湖和支笏湖,或者这些湖畔的丛林山间,最好有一幢独立的小房子。说是北方,并不一定指北海道,东北、北陆地区,或者山阴等那些临海的静谧地区,再有些树林环抱就更好了。
这样想着,在小说连载中我开始寻找这么一个地方,但却没有中意之地。
这种场合,最难的是当事者两人即使是视死如归,将死看作得到幸福的最高境界,但对局外人来说,这毕竟是件煞风景的事情。
所以,我如果将两人的自杀场所放在北方什么湖畔的宾馆里,那么那些地区的宾馆便会使人联想起有人自杀过而对其敬而远之吧。
当然,我可以随意臆造出一座子虚乌有的宾馆来,但这样就缺少真实性,难免使小说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了。
如果将两人自杀之地放到国外,那么必须有许多出国的铺垫描写,这样小说情节就会拖沓,失去紧凑感。
如此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将两人自杀的地方放在离东京几小时路程,但又要使人信服,符合人物浪漫性格的地方。
这样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轻井泽这个地方。
众所周知,轻井泽离东京车程两小时(1997年9月新干线通车后时间缩短了一半),从明治时代开始,这里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最初游客大都是外国人,渐渐地,财界巨头以及各界名士都在那里求田问舍,盖起了不少别墅。而且这地方林木丛生,青苔掩石,东京地区来这里的游人很多,所以一些旅馆历史悠久,印象中是个上层社会名人雅士聚集的高级地区。
除此之外,还考虑了伊豆、房总、奥多摩、日光、箱根等地,但比起轻井泽总有些不足之处。
或许,我将小说中男女殉情自杀的场景放在我自己喜欢的地方,住在轻井泽的人会感到不可思议,但我确实是喜欢轻井泽附近的那一片片修长整齐的落叶松林,以及浅间那雄伟的远景,而且真的是因为喜欢,那个地方才是我最终决定的选址。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死的憧憬,这种埋在他们心里的情绪,需要有外在的环境来表现,一定要找个雄伟壮观的自然场景,才能将他们俩的死衬托得更加鲜明壮丽。
这就更坚定了我选择轻井泽这地方的决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渡边淳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