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走危机(上)》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杨广长得有点像杨坚但是做人跟杨坚整个一个反比,没有一点一样的地方,要是杨坚还活着真应该带他到大医院验一下DNA了。杨坚这个人很聪明,手下的佞臣也不多,大部分都是正直的。可是杨广身边总围绕着一批小人,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自从杨广当了老大很多以前正直的人自动的进化成了小人,升级版小人。
比如说裴矩,以前杨坚在的时候还可以,人聪明能干也能为国出力,可是自从杨广当了皇帝他是一件好事儿也没做,做出来的都是能让大隋朝崩塌的倒霉事儿。就这,杨广还经常夸奖他呢!
“你们说,裴矩怎么这么好呢,他完全了解我的心意,所有的计划我心里刚刚想好,都还没说出来,他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尽忠报国的大忠臣,怎么能够这样。”估计这个时候不少人憋不住往地上吐唾沫。
除了裴矩之外,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光禄大夫郭衍都是以拍马屁得到杨广的喜爱的。就连那个为隋文帝征服突厥立下了汗马功劳,奇计百出,能言善辩,堪称国家栋梁的长孙晟都变了质,成了个马屁精。
但他们还不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是宇文述。宇文述尤其精于马屁功,在这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宗师的水准,容貌举止,没有一样不迎合杨广的心意,杨广左右侍从官员全都争着拜他为师,听说他还想办一个关于马屁功的学习班呢。
举个例子,又一次郭衍向隋炀帝警告:“其实皇上还是可以五天朝会一次的,没必要天天这么累,向高祖一样,自己白白辛苦,一点好处都没有。”
杨广非常感慨地说:“你懂我!”
再说裴蕴,更牛掰了,大约通过了司法考试有律师资格证,对于律法非常精通。除此之外,还专门研究户籍制度。当时他身为民部侍郎,也就是后来说的户部侍郎,有一次忽然向杨广禀告说,现在户口本上的年龄很多都不符合实际,因为他们想要逃兵役和差役,所以必须对所有的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面试,只要发现一个作假的,负责的官员立即撤职。同时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只要检举一个人,就让对方代替他缴纳赋税和服役。
这项政策的确是得到了一些好处,一下子为隋炀帝找到了二十万三千人的符合服役标准的青壮年,外国人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人。杨广在金銮殿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文武百官说:“以前的那些朝代没有什么人才,导致户籍政策失败,他们要是有裴蕴这样的人才,何至于像今天一样,裴蕴是个大大的忠臣!”
裴蕴越来越得到皇帝的伤势,他也是非常能够观察领袖的脸色,而且迅速击中目标的牛人,杨广想要加害的人,他就扭曲法律,编制罪名,一定弄死他,弄不死也让他后半生无法自理。如果是杨广想包庇的人,他也一定能够寻找出最轻微的条款,予以释放,从此之后,国家司法部门,都不敢表无视有意见。判刑轻重全都看裴蕴的一张嘴,得罪他的没好下场,跟他好的,无所顾忌。
内史侍郎薛道衡是个正直的人,而且学问也不错,杨坚就特别喜欢他。杨广刚登基的时候,也想混个好名声,所以对他也想要拉拢一下,薛道衡大约是看到杨广整天盖房子旅游不太爽,所以就发挥文采写了一份给杨坚同志的表扬信《高祖文皇帝颂》,然后到了京城之后就交给杨广了。
杨广是个高素质的人,一看就明白这篇文章里有讽刺的意思,把东西交给手下的时候说:“这小子来者不善,是找茬来了!”
有人看出来杨广要对薛道衡下手,就劝他赶紧闭门谢客或者干脆一走了之,远离是非之地。可是薛道衡是个腐儒,一身狗屁不是的浩然正气,根本不能接受,准备跟杨广死磕到底。非要拿鸡蛋碰石头。
正巧这时候杨广想要重新修订杨坚时期的法律,隋炀帝手下的一班草包全都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拿下这个工作,薛道衡就站出来幸灾乐祸地说:“要是高熲在这里的话,早就搞定了。”
杨广一想,你这老东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高熲是谁,那是我的仇人,你几个意思啊!立即问道:“你想找高熲去是不是?”
要不认识路老子送你一程,单程票,国家给报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疫病之上》《鉴罪者2》《秋燥》《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冷宫皇子,签到登基》《炼道升仙》【侠客中文网】《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志怪书》《大奉打更人》
公孙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