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投靠李渊,但他是一个孤傲的人,而且又当过老大,很难再在别人手下做事儿。
不过在他西上的这一路上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李渊对他很周到,特地准备了一个师团迎接他,一路上络绎不绝,一个接着一个。李密顿时就获得了一种存在感,他似乎有一种自恋的心理,总以为自己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时他很兴奋的对手下们说:“我原来是个拥有百万大军的大诸侯,现在虽然不带兵了,可是还有号召力,只要我一声令下,我以前的那些兄弟们肯定都会投降,唐王朝得到这么多的城池,最起码给我一个宰相干干。”
可是没想到等到他真正的到了长安之后,情况就非常不一样了。不但没有在路上那么周到了,他的手下有时候都吃不上饭。这事儿估计应该不是李渊做出来的,他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怎么会关心士兵们的饮食问题。除非是故意想要搓一搓他的锐气和傲气。你想李密那么心高气傲的性情能受得了吗?最可气的是,唐王朝的一些高官居然还向他索取贿赂,这事儿也有情可原,他当了这么多年的诸侯,肯定是富可敌国,不跟你要跟谁要!
李渊在表面文章上做的还算是不错,还把自己的表妹嫁给他当老婆。最可气的是,李渊给他的官位,上柱国,邢国公,这些都是职称,一毛钱的权利都没有。唯一的官职就是光禄勋。
听着挺好听是吧,其实光禄勋是负责上菜滴!
当然不是饭店里的跑堂。光禄勋就是管宫廷膳食的,如果有个国宴什么的,他要负责给准备菜肴。对于一个差点当了皇帝的人,这就好像是奴仆一样的工作,带点侮辱性质。估计李渊可能是不敢给他太大的权力,所以才这样安排。再不然就是存心侮辱他,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
大唐王朝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了。以前跟着李密的那些人一部分人投降了王世充,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归降李渊。而李渊最大的一个敌人也被除掉了。
其实李渊入关之后,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洛阳王世充或者李密窦建德,而是西秦霸王薛举父子。
在这一年里薛举不止一次地击败了唐军,虽然八月份的时候被唐军再次击败,但是损失不大。他手下的士兵都是西北汉子,骁勇善战而且非常铁血,又是唐朝的邻国,每天都来打,真是把李渊父子纠缠得快要疯了,只要有薛举一天牵制他们的力量,他们就无法东征中原王世充。
所幸的是,八月份的时候,薛举死了。
不过薛举死了还有薛仁果。打仗这种事儿,薛举基本上不怎么出面,既然他儿子号称西秦霸王,那就是比项羽有力气。
可问题是薛举这个人人缘不好,他太残暴了,以杀人为乐,做人跋扈。做太子的时候就和不少人结怨,所以他一死,整个秦国就立即失去了活力,凝聚力更加欠缺,像一盘散沙,薛举粗人一个,根本不懂这些人,照样每天跟唐朝死磕。
李世民对他是忍无可忍,终于决定把他消灭,拔掉这颗钉子。这些年唐军对秦军都比较容忍,基本上不主动出击,可是这次李世民要动真格的了,他的大军进攻了。当时薛仁果派大将宗罗睺抵抗。
宗罗睺是一员猛将,秦军也都是精锐,李世民闭门不出。
李世民和李密不一样,李密打仗喜欢临场分析,当然李世民肯定也是临场分析,但是他有一个特点,能沉得住气,非常善守。所以面对很多场大战,他都能够把握住最好的时机向敌人发起攻击并且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注意,李世民每次取得胜利一般都不是小胜,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可以直接摧毁敌人的战斗力,这是一般的将领很难做到的。
薛举这一次又是吃了这样的亏,宗罗睺的攻势等于是谁也挡不住,李世民在城内龟缩了六十天,再派人去交战,结果还是被击败。但是李世民断定这个时候,秦军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所以他再次派出大将庞玉出战。但仍然还是抵挡不住。
这时候李世民的大军在敌军的侧翼突然出现,他的作风就是身先士卒,领着几名悍将,直冲战阵,一口气杀死对方几员大将,搓动敌人的锐气,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据我观察,李世民经常靠这一招来取胜,屡试不爽,当然人家是真命天子,小朋友切勿模仿。
宗罗睺的军队毕竟已经疲惫,再加上可能有没吃饱的时候,时间一长支撑不住了,拼命败退。
李世民非要追下去,但是他的舅舅窦轨坚决不同意,拉住马缰无论如何也不肯放行。李世民说:“我考虑了很久,现在正是破敌的时机,如果追下去,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薛仁果吃别人的肉可以,让他自己割肉可就不行了,实在是个色厉内荏的东西。李世民追过去之后,他在城下列阵,李世民就在小河边扎营,没想到仗还没打起来,薛仁果没人缘的弊病就显现了出来,他的几个勇将,居然跪在李世民面前投降了。
薛仁果心里纳闷,难道我就这么没有魅力嘛,我爹刚死你们就不跟我混了,我怎么啦,长得不帅嘛?他看了看李世民,果然不如他帅!
没有人家帅那就撤退吧,于是他就把兵马撤退到城内去了,惹不起躲得起。可是他手下的士兵也忒不争气了,半夜居然从城头上拽着绳子爬下来争先恐后投降,几天功夫走了一大半。
这还打个什么呀,干脆投降算了。就这样,号称霸王在世的薛将军,最后也没怎么打,就出来跟李世民投降了。
薛仁果的想法可能跟李密一样,再怎么不济也弄个将军干干毕竟也是从皇帝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福利待遇总会比别人好。可是他想错了,李世民可以容得下他,但是李渊却容不下,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年死在这家伙手里的弟兄太多了,他要报仇。而且他要把薛仁果带过来的人全都杀了报仇。
当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李密。李密心想,你这是给谁看呢?你把他们杀了,我还能在这待着嘛。于是就跟李渊说:“人家诚心诚意来投降,你全给杀了,以后谁还投降啊,还是算了吧。”
李渊心想也有道理,不过薛举这个小子也的确是太可恨了,别的人可以放过,这个罪魁祸首说什么也要杀了。到最后,薛举薛仁果还是难逃一死。
这样一来,李渊在关中基本上也就安全了,没有敌人了。河西走廊还有个李轨,不过他只能自保,根本不敢来中原惹事儿,有跟没有一样,李渊的大敌,近处的就是王世充和窦建德了,尤其是王世充威胁最大。
李密以前的力量是可以牵制住王世充的,所以李渊让李密写信给他的旧部下让他们来投降,尤其是写信给占据了黎阳大片领土的徐世勣。可是李密现在心里又有新的想法了,他不想跟着李渊混了。
他最讨厌给那些大官贵人们上菜!
而且王伯当也在旁边鼓捣:“咱们这样下去不行啊主公,咱们还是走吧,也许还有机会,现在徐世勣在黎阳,张善相在螺口,河南可以调动的兵马不少,我们没必要在这里受气。”
但是要走必须要有一个借口,李密就对李渊说:“我想去山东招降我的旧部,可别让他们投降王世充!”
李渊早就想这么办了,这要是李密去了一呼百应,省多大的力气呀。去吧去吧,回来给你升职加薪。
可是李密刚走后面就有人提醒,不能让他走,这小子不厚道,最爱叛变了,你看他是怎么杀翟让的。
我想起来了,为什么李密不给他大官,对他也不礼貌,原来是忘恩负义的结果呀。现在看来整个隋唐,最翻不过身来的就俩人,宇文化及排第一,李密排第二,就算是缺德的薛仁果都没他俩更遭人恨了。
李渊可能当时就后悔了,但天子说出去的话那就是金口玉言怎么能随便改动,当下就说:“当皇上这回事儿都是上天定的,他要非拿鸡蛋碰石头,以后死的只会更惨。”心里还不定怎么后悔呢。
李密立即就出发了,带着他的死党王伯当,那一出来真是意气风发,好像飞鸟出笼一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这真不是机械飞升》《港岛风云再起》【快读屋】《青连浮沉录》《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晴天小说网】《从行星总督开始》【天悦小说网】【全本看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