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头曼与冒顿(1 / 2)

《驰骋的匈奴》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公元前265年的一场血战让匈奴本部元气大伤。此后匈奴老实了十几年,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也就是第一位单于头曼。

头曼的死亡时间是公元前209年,这件事儿是绝对是可考证的,因为他不是正常死亡,牵扯到了一桩非常著名的血案之中。这个咱们以后再说,先来说说头曼这个人吧。

头曼的出生年月不详,所以活了多大年纪也就没人清楚。他的名头也同样比不上匈奴后期的那些单于。根本原因是他是匈奴第一单于,在第一单于时期,匈奴还没有做到足够的强盛。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还有林胡、楼烦、白羊、休屠、宇文、独孤等很多的匈奴族分支小部落存在。

作为草创匈奴的一代单于,他的任务好像秦昭王,那就是一面改革一面统一内部扩大地盘和人口。为后代的强大打基础。所以在他的时代,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被一一平定。正因为他对匈奴各部的有力弹压,所以他死后儿子冒顿单于可以很顺利地击败他们在大草原上最大的敌人,东胡和大月氏。

也正是由于有了强大而统一的部族,头曼后期才有可能跟号称“控弦战士二十万”的东胡分庭抗礼。

不过说到底头曼仍然是个偏安一隅的老大。大胆地推测一下吧,头曼之所以功劳这么大而名气这么小,绝对不是因为他为人低调。重要的原因还是他的“祖国”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引起汉人史学家的注意。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也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像“司马迁”一样好的伯乐。在这一点他的儿子冒顿单于就比他幸运多了。司马迁之前,汉人只知道为自己的帝王著书立传歌功颂德,对草原民族往往忽视。而草原民族自身也都没有文字,所以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他们并非干出大事业造成大破坏,而是中原人忘了记,他们自己没办法记。

可是司马迁出现之后,立即有了《匈奴列传》,也就有了冒顿单于详细的履历,后代史官有样学样,上来之后都会给他们记上一笔,所以像匈奴、柔然、突厥这些民族的历史也就流传下来了。

而司马迁为何会突破旧有的规范,去记录蛮夷的历史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不记不行了,他们太强大。强大到足以灭亡汉朝的地步了。

说这么多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别以为史书上没有,头曼单于就什么也没做,是个默默无闻的家伙。或者因为他老年时代宠幸少妻幼子,就一叶障目地认为他从小就是个糊涂虫,平庸之辈。

事实上,头曼不可能是个糊涂虫。若他是个糊涂虫的话,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怕是当不了这个大单于!!

有人可能会说,头曼的基业有可能是祖宗留下来的,他就是个坐享其成的官二代。其实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他的确是占了祖宗的光,但绝不像后代的帝王们那么大。

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各部落共同选举产生的,头曼所处的时代,匈奴人正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化,他为这个转化做出了积极而突出的贡献。大家能把他选出来,就说明他不可能是笨蛋。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嘛!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出生于匈奴的贵族家庭,如果按照汉人日后的门阀观念来说,他所属的应该是匈奴最高等的门阀——挛鞮氏,也有一种音译称为虚连题氏。

匈奴族内部有几十种大的氏族,首当其冲的就是“挛鞮氏”,然后就是呼延氏、兰氏、须卜氏、邱林氏、乔氏、当于氏、韩氏、郎氏、栗籍氏、沮渠氏等!

选举肯定在这几个大的氏族公社中产生,而头曼就是那个最终脱颖而出的人。

然而头曼的运气似乎有点不太好,大家可以看看“头曼”统治匈奴时期的中国地图,他的西面是强大的乌孙和大月氏,东面是更加强大的东胡,而南面就更别说了,除了万里长城之外,还有中国史上最强大的秦帝国。这就好像是被人包了饺子,根本没有一点的扩展空间可言。在这种包围之中,能够保证不亡国,就阿弥陀佛了吧。

更何况,在数年之前,匈奴刚刚吃了李牧的一场打败仗。指挥了与李牧战斗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头曼!但根据他死亡的年代公元前209年推算一下,打仗的时候头曼若是刚出生的话,最少也要活到56岁,以18岁参加战斗算起就是74岁,以当时的生活条件,他老人家活不到这么大吧。

那也就是说,头曼很可能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经历一场大败之后,诸位强敌都有吞并匈奴的野心。匈奴内部不得不进行改革,为了生存下去,他们破例推举了年轻有为的头曼为大单于,重新收拾旧山河。

而头曼也不负众望,带领匈奴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最强大的时候,控弦战士才三十万,死十万人,受伤数万,对于匈奴来说几乎都是半毁灭性的打击,因病返贫了,不得不说是艰难岁月吧。)

公元前221年,中原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故,嬴政统一了中国,当上了始皇帝。政治格局军事格局都不同了,摆在游牧民族面前的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比以前的赵国足足大了七八倍,对付一个赵国都如此的吃力,对付秦国他还能有胜算嘛?

没胜算也没办法,游牧民族以战养战,以战养生,不玩打砸抢就生存不下去,所以他必须跟秦国接着玩。但他也不会傻到跟秦国人去决战。但是他毕竟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错误地估计了秦始皇。我们第一位伟大领袖,可是一个胃口好大的人,头曼老老实实地待着他都不打算放过,更何况头曼还不老实,秦始皇更得收拾他了。

这事儿也有个引子,秦始皇灭六国都要找借口,打匈奴也不是突发奇想。那是公元前215年的冬季,雪来得比平时更晚些,秦始皇在游历祖国壮丽河山的时候,一路到了边防重镇上郡,这时候有人向他献上一道谶语,“亡秦者胡”。

这个“胡”后来被证明应该是秦二世嬴胡亥的“胡”,和咱们可爱的头曼大叔应该是没半毛钱关系的,可是秦始皇没想到这一层,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想让嬴胡亥即位,所以这个胡当然就成了最靠近秦国边境的匈奴。我也挺纳闷他为什么不怀疑东胡!他们应该更加符合条件才对。

总之秦始皇怒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说什么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帝国毁于一旦,他的理想是把皇位传到千世万世,所以这句根本就不找边际的话,竟然成了中匈两国交战的导火索。

嬴政不听满朝文武以及丞相李斯的劝阻,毅然派出朝廷之中的头号战将,大秦蒙氏家族的蒙恬做大将,率领30万精锐大军进攻匈奴。这支军队应该是秦朝精锐中的精锐,因为他们日后将会在王离的率领下转战国内,对付项羽。在之后就被坑杀,自此之后,秦军主力消失,秦国灭亡。所以应该是这样的。

从气势上讲,秦军正处在气吞山河的时期,一日推进千里猛如虎,刚刚消灭了六国大军的他们简直就是一群虎狼。他们渴求军功喜爱战争。向来以骁勇善战诸城的匈奴人,头一次面临这部战争机器的全力出击,立即就有点顶不住了。

以往匈奴人都是主动出击抢劫后撤离,但这一次他们却被别人撵到家里揍上了,而且居然还被打的找不着北。

秦军在蒙恬将军出色的指挥之下首战告捷,一举夺回了“河南地”,次年又夺取了匈奴控制之下的高阙和阳山这些地方。

面对蒙恬如此凌厉的攻势,头曼彻底吓破了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他撤退了。而且这一撤就是上千里,把整个河套草原拱手让给了秦国人。河套草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水草丰美而著称,是匈奴本部的根据地,头曼的撤退可以说就是放弃了老家的一种败逃。

头曼或许心里在想,打不起我躲得起,我把老家都让给你们,你们总算是应该满意了吧。可是秦国人偏偏不满意,秦始皇不满意,蒙恬更不满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北美新神》《阴影帝国》《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落崖三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驰骋的匈奴》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