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官政一(1 / 2)

北宋沈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阅读阁yueduge.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称陈恕为三司使,改茶法,歳计几增十倍。余为三司使时,考其籍,盖自景德中

北戎入寇之后,河北籴便之法荡尽,此后茶利十丧其九。恕在任,值北虏讲解,商人顿

復,歳课遂增,虽云十倍之多,考之尚未盈旧额。至今称道,盖不虞之誉也。

世传算茶有三说最便。三说者,皆谓见钱为一说,犀牙、香药为一说,茶为一说,

深不然也。此乃三分法,其谓缘边入纳粮草,其价折为三分,一分支见钱,一分折犀象

杂货,一分折茶尔,后又有并折盐为四分法,更改不一,皆非三说也。余在三司,求得

三说旧案。三说者,乃是三事:博籴为一说,便籴为一说,直便为一说。其谓之“博籴”

者,极边糖草,歳入必欲足常额,每歳自三司抛数下库务,先封椿见钱、紧便钱、紧茶

钞。“紧便钱”谓水路商旅所便处,“紧茶钞”谓上三山场榷务。然后召人入中。“便

籴”者,次边粮草,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茶钞及杂货。“慢便钱”

谓道路货易非便处,“慢茶钞”谓下三山场榷务。“直便”者,商人取便,于缘边入纳

见钱,于京师请领。三说,先博籴,数足,然后听便籴及直便。以此商人竞趋争先赴极

边博籴,故边粟常先足,不为诸郡分裂,粮草之价,不能翔踊,诸路税课,亦皆盈衍,

此良法也。余在三司,方欲讲求,会左迁,不果建议。

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劚之皆火出。其城

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

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兼也。余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

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今边城虽厚,

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其间更多其角,谓之团敌,

此尤无益。全藉倚楼角以发矢石,以覆护城脚。但使敌人备处多,则自不可存立。赫连

之城,深可为法也。

刘晏掌南计,数百里外物价高下,即日知之。人有得晏一事,余在三司时,尝行之

于东南,每歳发运司和籴米于郡县,未知价之高下,须先具价申禀,然后视其贵贱,贵

则寡取,贱则取盈。尽得郡县之价,方能契数行下,比至则粟价已增,所以常得贵。各

得其宜,已无极售。晏法则令多粟通途郡县,以数十歳籴价与所籴粟数高下,各类五等,

具籍于主者。今属发运司。粟价才定,更不申禀,即时廪收,但第一价则籴五数,第五

价即籴第一数,第二价则籴第四数,第四价即籴第二数,乃即驰递报发运司。如此,粟

贱之地,自籴尽极数:其余节级,各得其宜,已无极售。发运司仍会诸郡所籴之数计之,

若过于多,则损贵与远者;尚少,则增贱与近者。自此粟价未尝失时;各当本处丰俭,

即日知价。信皆有术。

旧校书官多不恤职事,但取旧书,以墨漫一字,復注旧字于其侧,以为日课。自置

编校局,只得以朱围之,仍于卷末书校官姓名。

五代方镇割据,多于旧赋之外,重取于民。国初悉皆蠲正,税额一定。其间有或重

轻未均处,随事均之。福、歙州税额太重,福州则令以钱二贯五百折纳绢一疋,歙州输

官之绢止重数两。太原府输赋全除,乃以减价籴粜补之。后人往往疑福、歙折绢太贵,

太原折米太贱,盖不见当时均赋之意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梦溪笔谈》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