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和窗花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过好我们的节日》最新章节。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刻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年画。我国有三个重要的年画流派: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各具特色。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

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是我国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

剪纸艺术在陕西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尤其是在陕北,上至年逾花甲的老大娘,下到七八岁的女娃娃都会剪纸。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传统剪纸图案有文字的、动物的、花鸟的等等。常见的有“连年有余”、“大红公鸡”、“威风老虎”、“龙生贵子”、“麒麟送子”、“鹤鹿同春”、“鱼闹莲”、“石榴牡丹”、“鹰抓兔”、“葫芦生子”、“抓髻娃娃”、“莲生子”、“鱼生子”等。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雪白的窗纸上,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姑娘媳妇各施巧技,将窗户装点一新。正月初一、初二,则互相观赏品评,交流剪纸的心得体会、传授技艺。

如果家中有人去世,家人要守三年孝,这三年内不糊花窗子,只在窗子的头一行贴黄色或白色的烟格窗花,其余窗格上贴白纸,以寄托家人的哀思。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在陕西,大年三十晚上,人们除放炮、点院灯(院内多处点燃小油灯,系唐

代“庭燎”之遗俗)外,全家人都要回家团圆,在外地的人也都会在年三十以前赶回家中,吃年夜团圆饭,并守岁熬夜以迎新春来临。一家人欢聚一堂,桌上摆上苹果(平安)、柿饼(万事如意)、年糕(年年高)等茶点。年夜饭多为饺子,饺子是与节气相合的吉祥食品。饺子与“交子”谐音,新年开始的时辰是“子”时。而子在十二生肖中与“鼠”相对,鼠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此时吃饺子有祈求神灵赐福、多子多孙、家业发达的含义。人们还常常会在极个别饺子中包一枚硬币,谁若吃到,则预兆其在新的一年中会有好运气。

年三十夜里交子时,有人赶去菩萨庙、观音堂、城隍庙、关帝庙、土地庙、八仙庵等寺庙去“烧头香”、“放头炮”,有信仰的人们相信这样会得到神灵的欢心而交好运、有福气。农村的那些村社组织会敲锣打鼓、放炮开路,争先恐后去神庙烧香、燃放鞭炮,场面十分热闹。

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春联

也被称为窗花。

燃放鞭炮

过年放炮是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一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鞭炮,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也是孩子们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灵境行者》《上流玩法》【手打小说网】《鉴罪者2》《灾变卡皇》【3Q中文网】《赤心巡天》《渣攻改造,BE改写HE》《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天才一秒记住【阅读阁】地址:yueduge.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过好我们的节日》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