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受新文化运动新思想、新风尚、“五四运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潼关的一些官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民族、民主、民生意识不断增强,为民当官、为民办事的爱民亲民的民权思想逐步形成,乐于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疾苦问题,为民除害,发展经济,受到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秉公爱民的县长张少云。1924年张少云任潼关县长。到任后,张少云即在大堂门口书刻对联一副:“治民先治己,爱民不爱钱”。在任期间,张少云为潼关人民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受到群众的爱戴。
简化上访程序,解决民众告状难问题。为方便群众告状,特在府门挂一“告状箱”,宣示只求写清事实,不求文字华丽。有专人每天开箱取状,县长张少云亲自审案。从此,群众不再花钱请人代写书状,又杜绝了官吏借机索贿受贿现象。村民任凤启状告本村恶霸欺压百姓案,因恶霸买通官府,四年不予结案,致使任凤启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张少云得知情况后,脱掉官服,微服私访,查清任凤启财物无端被恶霸掠夺,本人确实冤枉后,当即回县传来被告,升堂审案,摆清事实,被告无法抵赖,只好低头认罪,赔偿了原告的一切损失。任凤启请人作诗称赞:“民国十二年,来了张青天,面黑心如镜,赛过包青天,几年官司一堂断,真正是个好清官。”另有绅士郭某,盗卖公物,县长张少云查清事实后,追回赃物,且罚郭每天敲击置于潼关县城东山上的报时大钟,击之满城皆闻,大扫了绅士郭某的威风。当时社会上有这样的诗句称赞张少云县长:“明察秋毫,曲直分晓,百姓称赞,人呼青天。”
推崇新风尚的县长王作舟。1927年,冯玉祥的中校副官王作舟出任潼关县长,刚到任就立志:“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劣绅土豪消灭干净;我们誓为人民建设廉政的政府;要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要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一段话镌石立于县政府门首。
移风易俗,剿灭土匪。王作舟到任后严令禁止群众赌博,妇女缠脚,推行妇女天足,男子剪长辫,留短发,并令公安局督办。一旦发行赌博,除没收赌具外,聚赌者处以罚金或给以板责;对少女缠足者,追究其母亲责任,并将没收的裹脚布展示与县府院内。对于男子留长辨不听劝阻的,一经发现立即剪掉。从此,聚众赌博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女子缠脚、男子留辫现象基本杜绝。
“县长挑菜担,出进在乡间,侦清官民匪,围剿连窝端。”这是流传在潼关的一首民谣,说的是1927年,潼关县长王作舟带领地方武装,围歼土匪的故事。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潼关出现了土匪团伙,匪首孙根胜,又名孙文祥,有张山辰、阮安云等匪徒200余人,经常出没于秦岭南北,烧杀掠抢,拦路抢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有一次就抢了27头骡子,搞得潼关、洛南之间路断人稀,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潼关县长王作舟得知情况后决心为民除患,为了摸清匪徒人数、活动等情况,他装扮成小贩,身穿粗布衣,头戴破草帽,肩挑蔬菜担,走乡串户,连续三次深入匪穴,明察暗访,侦查匪情,经过十多天的认真摸查,终于掌握了匪徒的行踪。
1927年秋,王作舟得知众匪匿居于县城南陈家城等地,立即回县连夜部署,率县公安局、保安队兵警,并通过乡民王邹彦联络了阌乡县保安营第一中队车胜文、阌乡第四区民团团总车明工、洛南民团团长王兆林和洛南井村民团团总费锦轩等武装力量,直取陈家城。匪首张山辰、阮安云等听到枪声率众匪逃窜洛南,在多方配合下,历时两个多月在洛南消灭了孙根胜等土匪武装。
孙根胜在洛南石门花河被捕,在押回潼关的路上,沿道群众用锤子、针戳扎他及卫兵牛娃子、后来匪首孙根胜死于狱中,其余匪徒全部被处决。从此,潼、阌、洛三县交汇地带,乡民才得安居乐业。
创办女子学校,发展体育事业。当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潼关妇女多数不入学读书,只有个别富家女子在家或私塾就读。王作舟极为重视女子教育,在县城北极巷北端创建一所女子小学校,聘请杨铭新任校长,徐芳、曹养正、盛环芝、何淑范老师任教。在校学生近百人。从此,潼关女子读书的风气形成。同时还在县城南北街创设图书馆,附设夜校,在北大街设半日制学校,为人民就近学习提供了场所。潼关原无公共体育设施。王作舟到任后,积极兴办体育事业。利用县城大市场兼作体育场,置办体育活动器材,设有篮球场、足球场、木马、单杠、双杠、跳高、跳远、溜溜板、渡秋、轮秋、秋千等设施。每到下午,市民、学生、军人、商人三五成群,纷纷赶至,或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比赛,各人其乐融融。
修渠引水,植树造林。为了便于人民饮水,王作舟带领人民将废弃多年的周公渠疏通,重新整修。引潼河水沿西河堰、粮食集、西大街、南大街修了一条约5公里长的混凝土渠道,西河堰的丹凤巷、大老院等巷口筑混凝土蓄水池,使这一带居民、商户不再下河取水。同时,大力提倡植树,绿化城区。城区街道两旁全植杨柳,居民门前也都绿荫一片。每年春季,王作舟都要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地方军警、学校师生在西门外黄河滩地植树造林,并制作小木牌,发给植树人,写上自己的名字,长期管理。王作舟亲自检查,不合要求者,严加批评,并需重新栽植。
张少云与王作舟县长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简化办事程序,理顺人们情绪。实行新风尚,革除恶习陋习,打击邪恶势力,倡导办学,兴修水利,为潼关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年代赶海打猎》《放学等我》【混混中文网】《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维持女配的尊严》《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笔趣库】《天命在我》《好男人系统[快穿]》
阅读阁【yueduge.cc】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共产党潼关历史》(一卷)》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