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重托: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向祖国人民汇报》转载请注明来源:阅读阁yueduge.cc
●柴川若强调说:“回到前线后一定要向全体指战员报告祖国人民的关切和慰问,并以更大的胜利来回报祖国人民。”
●归国代表说:“接受各大城市热烈的邀请,我们将立即乘火车或飞机到全国各地。”
●欢送的群众在车站上高呼:“河南省3200万人民永远做你们的后盾。”
●回到祖国
共和国的历程・不负重托首批归国代表抵达北京
1951年2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及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等,在北京联合欢宴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稽炳前、李维英、董乐辅、张甫、窦少毅。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党派、团体代表50多人,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
会议开始后,首先由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致词。林伯渠在致词中表示对归国代表团的欢迎,以及对前线士兵的慰问。
林伯渠讲话结束后,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接着,由各党派代表李济深、沈钧儒、章乃器、马寅初、马叙伦、章伯钧、许德珩、黄鼎臣、杨威理、冯文彬等相继发言。
大家在发言中一致指出中国人民志愿部队抗美援朝胜利作战的伟大意义,并坚信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必能给予美国侵略军和李匪军以更大地打击,最后解放全朝鲜。
在大会最后,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柴川若讲话。柴川若在讲话中衷心感谢祖国人民对志愿部队的伟大支援。
柴川若强调说:
回到前线后一定要向全体指战员报告祖国人民的关切和慰问,并以更大的胜利来回报祖国人民。
席间大家频频举杯,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辉煌胜利,并预祝他们赢得更大的胜利。
柴川若是山西省河津县人,1914年10月出生,1933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上海晨更工学团共青团支部任宣传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柴川若历任山西新军五十一团政治指导员、宣传股长,八路军一一五教导二旅政治部副科长等。
解放战争时期,柴川若历任山东滨海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东北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直属政治处主任、一团政委等职。
抗美援朝开始后,柴川若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突破“三八线”先遣支队政委,并受组织委托担任志愿军首次归国代表团首席代表。
柴川若这次接到回国报告的任务,他感到异常高兴。而中央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让志愿军代表回国报告,也是有原因的。
1950底到1951年初,朝鲜战场的局势发生改变。美国从总统到政府和军队最高层的决策人,都忧心重重,不知所措。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其回忆录中写到:
朝鲜战争出乎预料地一下子从胜利变成了丢脸的失败……我军历史上最可耻的一次失败。
志愿军取得了首次战役的胜利,一下子使中国人民声威大震,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军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在政治上,这次胜利确定了中国在亚洲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强国的地位,因而增强了北京在整个地区的影响。
与志愿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中国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于1950年11月28日率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议上,发表长篇演说,控诉美国侵略我国台湾和侵略朝鲜的罪行,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予以制裁。
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伸张正义,使不可一世的美国当局处于被告的狼狈境地,是中国人民外交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
这个胜利同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利一样,在国际上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同时,为了支援前线,中央号召增产节约。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作《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的报告,指出:
简单地说,就是把明年的财经工作方针放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基础之上,与今年放在和平的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完全不同,表现在财政上就是要增加军费及与军事有关的支出,同时各种收入也必然要减少。
为了让国内的人民更加了解志愿军在前线的生活和作战情况,中央决定派志愿军代表回国,把发生在前线的事迹带给国内的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军民一条心。
这样,第一批归国的6位代表,计划自1950年2月间在首都作报告之后,即分两组出发:其中嵇炳前、李维英、张甫3位代表先后赴天津、开封、洛阳、西安、宝鸡、兰州、西宁、迪化、伊犁、重庆、泸州、万县等20多个城市作报告。
柴川若、董乐辅、窦少毅3位代表,将到武汉、济南、上海、南京、芜湖、镇江、南通、无锡、苏州、杭州、金华、南昌、上饶等城市作报告。志愿军报告英雄事迹
1951年2月28日,由稽炳前、李维英、张甫组成的志愿军归国代表小组,他们将辗转到各大城市作报告。
当时,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在国外作战的人民志愿军,关心着自己支援朝鲜前线所做的巨大贡献。
在一位志愿军归国代表应邀向北京市数千名中、小学生作讲演的大会上,一位幼小的女学生在一张纸条上写着热情、天真的问话:
我们缝的手套、慰问袋你们收到了吗?
这位志愿军代表马上向全场答道:
谢谢大家,收到了,志愿军战士们正戴着你们的手套,更勇敢地歼灭着敌人!
他的话立即被春雷似的掌声与欢呼淹没。那位小女学生的话,表达了全中国亿万人民的关切心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